初中化学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pH 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如下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方案二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若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有剩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明显现象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他认为还需要补充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补充方案
取上述少量方案二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名称),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上图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上图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
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见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见图2)。

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同学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同学丙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猜想二”成立
 
“猜想三”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能吸收CO2),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推入H2O2溶液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4)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序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④从b端通入氮气;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①D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D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写出防止喊D的生活用品腐蚀法           。(写出常见方法一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

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序号
I
II

IV
实验现象
小花变红色
小花不变色
小花不变色
小花______色
实验目的
和结论
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
目的:证明____
______________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酸

(2)写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若不做实验I,____(填“能”或“否”)得出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4)小芳在上述实验探究中,采用了实验___________的方法。
(5)写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现象】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拓展提高】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_______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纯碱溶液显碱性
                    
             
溶液变红
纯碱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盐酸反应
取少量纯碱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化学方程式:
                         
猜想三:能与石灰水反应
取少量纯碱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化学方程式:
                          
猜想四: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取少量纯碱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与猜想二相同,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Ⅱ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 e C l 3 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 F e C l 3 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 F e C l 2 C u C l 2 )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实验一:(如图1)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a名称是;步骤③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实验二: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又进行了另一种尝试.
【阅读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
如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 p H .


F e O H 3
C u O H 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3)如图2,步骤b加入 C u O 消耗溶液甲中的 H C l ,使溶液pH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认为步骤b调节溶液的pH到  (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4)该实验需要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请将pH试纸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 p H
(5) F e C l 3 溶液容易生成 F e O H 3 发生变质,在保存 F e C l 3 溶液时,常向 F e C l 3 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 F e C l 3 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

稀硝酸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醋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