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若需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④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其验满的方法是                       

⑤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b”或“c”)端导入。

(2)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氯气(Cl2)和氢气,并进而生产具有消毒、漂白作用的漂白液。

①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   操作除去,以免破坏电解装置。

②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③某同学想知道某一瓶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Ⅰ.制取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Cl2+2NaOH═NaCl+NaClO+H2O;

Ⅱ.在空气中NaClO易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HClO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且HClO含量越高,漂白效果越好;HClO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Ⅲ.Ca(ClO)2易溶于水。

【提出问题】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1:未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lO

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lO、Na2CO3

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适量该溶液于烧杯中,放入有色布条

          

猜想3不成立

ⅱ另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应用】由【查阅资料】和图2可知,需控制pH约为    时(填整数),漂白液具有最佳漂白能力。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         

(3)甲烷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制取装置为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置于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37.6g,同时测得水的质量为36g,请根据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同学对甲烷的其它化学性质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甲烷除了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作出假设】甲烷具有还原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该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

通入甲烷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A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C装置中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根据现象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证明,甲烷具有还原性。

【反思与评价】

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通入甲烷加热的目的是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生成Ca(HCO 32.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说明CaCO 3比Ca(HCO 32热稳定性   (选填"强"或"弱")。

(3)某地区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Ca(HCO 32、Mg(HCO 32

①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煮沸硬水可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生成难溶性混合物固体A。

【猜想】固体A中除CaCO 3外,还含有:

猜想1:只含MgCO 3

猜想2:只含Mg(OH) 2

猜想3:MgCO 3和Mg(OH) 2

【实验】取10.0g干燥的固体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4.4gCO 2气体。

【结论】

①猜想1、2错误。其中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   

②猜想3正确,固体A中MgCO 3和Mg(OH) 2的质量比是   

【拓展】在100℃时加热溶有较多Ca(HCO 32、Mg(HCO 32的硬水,1小时后得到CaCO 3和Mg(OH) 2•MgCO 3•3H 2O的固体混合物。写出Mg(OH) 2•MgCO 3•3H 2O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l)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              

【提出问题】

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交流与讨论】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一例)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 HgCl 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

(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 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      (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

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1)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项目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

鸡蛋壳与牙齿和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实验一】鸡蛋沉浮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1)冒气泡的原因  (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接近液面时又下沉的原因  

【实验二】鸡蛋壳溶解

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3)搅拌的目的是  

(4)图1中,a﹣b段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b﹣c段电导率基本不变的原因  

【实验三】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5)查资料知,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NaF)与蛋壳反应在表面生成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先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再称取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浆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取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人锥形瓶,关闭开关,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用“未用牙膏处理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

(7)图3中x﹣y段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  

(8)根据实验三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  (填“能”或“不能”)预防龋齿,理由是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   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方案3

试剂X

……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3)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来源: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A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量筒稍倾斜,量筒口与  ,缓缓地向量筒中倒入液体;B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①小萌欲用如图C装置制气体,发现该装置中存在  处错误,小萌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制取了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萌又选用了不同的化学药品,用纠正错误后的C装置制得了另一种气体,该气体需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条件和  

来源:2018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 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MgCl 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

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产生的气体是   (填序号)。

①CO 2②H 2③Cl 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 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 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   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立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钠与MgCl 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 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6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 2SO 3)可与O 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 2、CO 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 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 2SO 3溶液再充满CO 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 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 2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 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 2无关,其理由是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 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 3

【查阅资料】NaHCO 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 2CO 3、CO 2和H 2O.NaHCO 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实验设计】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

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 3

【讨论交流】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 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   溶液。

【拓展应用】欲除去Na 2CO 3固体中混有的NaHCO 3,最简便的方法是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