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aCO 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反应后废液中的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4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到过量.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CO 2由 种元素组成.
(2)每个CO 2分子中含有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A点处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5)计算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 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 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 2浓度降低时,NaHCO 3稀溶液能释放CO 2,当CO 2浓度升高时,NaHCO 3稀溶液能吸收CO 2.)
①剪取一烟草叶片,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 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根如据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并按要求填写表格内容。
关闭K2 打开K1 A中现象 |
B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
解释A 中现象 |
关闭K1 打开K2 C中现象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中现象 |
蜡烛熄灭 |
|
|
|
|
蜡烛燃 烧更旺 |
|
|
|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产生气泡快慢 |
1 |
5毫升5%H 2O 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
最慢 |
2 |
5毫升5%H 2O 2溶液+2滴3.5%FeCl 3溶液,常温 |
较快 |
3 |
5毫升5%H 2O 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
最快 |
4 |
5毫升5%H 2O 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
较慢 |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
A. |
具有专一性 |
B. |
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C. |
具有高效性 |
D. |
活性受温度影响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灼烧棉纱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加热“铜绿”,固体变黑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出现蓝色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
下列实验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50mL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50mL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溶于水 |
B |
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 |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
铁比铜活泼 |
C |
苹果片上滴加碘水 |
苹果片表面变蓝 |
苹果含淀粉 |
D |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石蕊 |
溶液变红 |
无色溶液是盐酸 |
A.AB.BC.CD.D
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验 |
现象 |
解释原因 |
|
A |
红磷燃烧 |
产生大量白烟 |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
B |
酒精与水混合 |
总体积变小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C |
硝酸铵溶于水 |
溶液温度降低 |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
D |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