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15g | B.0.20g | C.0.30g | D.0.45g |
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 )
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 |
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C.R的活泼性比铜强 |
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 |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 B.Z、X、Y | C.Y、Z、X | D.X、Z、Y |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 |
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 |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
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蓝紫烟生成 |
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n、Mg、Cu | B.Mg、Mn、Cu | C.Cu、Mg、Mn | D.Cu、Mn、Mg |
下列叙述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
B.镁、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
C.铝合金门窗比铁制门窗更耐腐蚀 |
D.锌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
已知X 、Y、 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
Y + Z(NO3)2==Y(NO3)2 + Z Z + X(NO3)2==Z(NO3)2 +X,则X Y 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H>Y>Z | B.X>H>Z>Y | C.Z>Y>X>H | D.Y>Z>X>H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 ( 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0个 | B.l个 | C.2个 | D.3个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注入石灰水、振荡、观察 |
B |
铝丝和银丝 |
观察颜色 |
分别取样浸入到硫酸镁溶液中,观察 |
C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打开瓶口观察 |
分别蘸取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观察 |
D |
空气和人呼出气体 |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
A.A B.B C.C D.D
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 B.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
C.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
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设计 |
现象 |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
A |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无现象 |
Cu>Al |
B |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 |
Mg>Al |
C |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
Zn>Fe |
D |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
Fe>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