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以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Fe |
B.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 |
D.滤液一定含有AgNO3和,Cu(NO3)2可能含有Fe(NO3)2 |
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C.X是金属时,Y一定是金属 |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原子序数 |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材料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
C.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
D.从空气质量报告中查阅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 |
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
A.比原来大 | B.比原来小 |
C.先变大,后变小 | D.无明显变化 |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⑤若该实验在天平左右两盘完成,反应结束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A.①③⑤ | B.①②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
B.锰钢用作钢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 |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
B. |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
C.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D. | 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
化学课本上有许多图表资料,使用图表获取信息也是学习化学的一种能力。下列对课本图表资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 ,待反应完成后 (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 .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有M的离子 |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
C.固体中一定有Ag | D.溶液中一定有Ag+. |
为验证 、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从下列四种物质中选用的一种物质是()
A. | 稀硫酸 | B. | 硝酸锌溶液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D. | 硝酸银溶液 |
下列四种金属中,不能与其它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 | 银 | B. | 铁 | C. | 锌 | D. | 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