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炒菜十家香”,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主要性质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不断运动
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2)B中示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
解释 |
A |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
B |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C |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
分子间隔变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因为钨 (写一条物理性质),可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 ;
(4)根据干冰升华可吸收大量热,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
(5)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 ;
(6)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的简单方法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 (填序号)处炭化程度最大。
(2)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3)图C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 ,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红磷过量
B.气密性不好
C.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4)图D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 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D.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溶液具有稳定性
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 |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D.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
五粮液是宜宾最亮丽的名片。下列有关乙醇(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75%的酒精溶液是常见的医用消毒剂
B.实验室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用湿抹布扑灭
C.在五粮液厂区附近就能闻到酒香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缉毒犬通过嗅觉寻找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质量很小D.分子体积很小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