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
C.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D.不能用该反应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
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
(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 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 等问题。
(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 。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 均不发生改变。
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B.157C.258D.359
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NaCl由NaCl分子构成
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是离子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溶液
D.铁在高温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则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B.8C.14D.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 |
B. |
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
C. |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