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A.表示向足量的稀CuCl2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
B.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溶液的pH与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图 |
C.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与蔗糖质量的关系图 |
D.表示CO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
D.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蒸发溶剂 | B.升高温度 | C.降低温度 | D.加入KN03固体 |
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医用酒精的溶剂是 ;冬天用煤火取暖,若通风不畅会发生中毒,是由 引起的。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 |
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 |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
向等质量的Mg、MgO中加入稀盐酸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浓硫酸 |
B.硝酸铵 |
C.氧化钙 |
D.氯化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B.某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一定相等 |
C.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含溶质a克,再加入a克NaOH固体,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原溶液的2倍 |
D.将a克NaOH溶液加入a克的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原溶液的一半 |
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试剂 |
NaCl溶液 |
盐酸 |
NaHCO 3溶液 |
NH 4Cl溶液 |
NaOH溶液 |
颜色 |
紫 |
红 |
蓝 |
红 |
蓝 |
(1)NH 4Cl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离子中的 (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
(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 ;
(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 ;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 .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呈碱性
B.可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测其pH
C.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D.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变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的离子交换 |
B.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溶液的pH |
C.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溶解的过程 |
D.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以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 硝酸铵 | B. | 食盐 | C. | 蔗糖 | D. | 生石灰 |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这种净化水的方法是利用了“水”中各种物质的 不同。(填字母序号)
A.溶解性 B.熔点 C.沸点 D.密度
(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生活中用
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3)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KNO3和KCl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右图所示,
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
②采用任意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
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
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
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