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 B.瓷碗破碎 | C.氧气加压变为淡蓝色液态氧 | D.灯泡通电后发光 |
将2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其生成物的质量应是 ( )
A.小于2g | B.等于2g | C.大于2g | D.无法确定 |
下列各物质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金属丝用做导线 |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C.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 D.活性炭用于吸附臭味 |
下列现象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
A.冰块熔化 | B.铁丝弯曲 | C.煤气燃烧 | D.干冰升华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序号 |
物质 |
性质 |
用途 |
A |
干冰 |
升华时吸收热量 |
制冷剂 |
B |
活性炭 |
吸附性 |
防毒面具 |
C |
氧气 |
助燃性 |
医疗急救 |
D |
木炭 |
可燃性 |
做燃料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 B.霓虹灯表演 | C.音乐喷泉 | D.气球升空 |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 D.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14: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 B.原子质量 | C.物质种类 | D.元素种类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成西瓜汁 | B.水加热成为水蒸气 |
C.铝块压制成铝箔 | D.玉米发酵制成酒精 |
资料:⑴ 2Na + C12 点燃 2NaCl ;⑵ 2Mg + CO2 点燃 2MgO + C。根据资料形成的以下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二氧化碳一定不支持燃烧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 B.水车汲水灌溉 | C.太阳能供热 | D.风力发电 |
下列氮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没有气味 | B.难溶于水 |
C.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 D.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 B.食品变质 | C.酒精挥发 | D.木柴燃烧 |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 | B.氧元素 | C.氧气 | D.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