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 B.玻璃破碎 | C.苹果腐烂 | D.菜刀生锈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D.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4 |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红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灰石水变浑浊的气体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C.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原子可分 |
D.只要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物质的性质就不变 |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
B.金属铜能导电 |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以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CO2 + H2O淀粉 + O2,可推断淀粉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但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 |
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
“见微知著”是学好化学的本领之一。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丙物质属于单质 |
B.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
C.一个乙分子中含2个A原子 |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
小红的笔记本中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 |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9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3.2g的氧气 |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
D.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 | B.煤燃烧发电 |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
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
B.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
C.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
D.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