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加溶质的方法
B.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D.将t2℃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1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B.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d<c<a=b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5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硝酸钠的溶解度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和固体一样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固体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2℃时X的饱和溶液中X质量分数为37.5%
C.将t2℃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然饱和
D.t1℃时,将25克X放入75克水充分搅拌可得100克的饱和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B.向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若溶液质量不变,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C.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70 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4 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A.1:7 B.3:5 C.2:5 D.3:8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甲中的溶解度比在乙中大
B.20 0C时该物质在甲溶剂和乙溶剂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0C时把20g该物质放入50g甲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5g
D.400C时该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形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0C,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