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较出室温下白糖和食盐溶解性大小的一组实验是
A. |
B. |
C. |
D. |
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
B.元素周期表 |
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
D.物质的密度表 |
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30% |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 |
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
C.稀溶液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
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
B.M、N都属于微溶物质 |
C.P点表示t℃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阴影部分属于两种物质的不饱和区域 |
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A.溶解 | B.蒸发 | C.过滤 | D.搅拌 |
【改编】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气体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A.打开雪碧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喝下去后容易打嗝 |
B.雪糕拿出冰箱后,包装纸上出现小水珠 |
C.夏天下雨前气压过低时,鱼会浮起来 |
D.潜水员进行长时间深度潜水后,需在高压氧仓过渡才能上岸 |
描述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蘸取 |
B.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下列4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B.用水除去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 |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 |
D.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向一杯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可以检验其是否饱和 |
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6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g和n 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为A<B
B.3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
C.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D.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温度相同 | B.水的质量相等 |
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
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现象如图2,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 B.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
C.溶质的质量增加 | D.溶质溶解度变大 |
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C.溶剂质量减小 |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