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
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乙,实验装置如下:
己知:氨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操作: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
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
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
(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
(2)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 。
下图为泡沫灭火器及泡沫灭火器原理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Ⅱ倒置,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2)请说出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3)结合图示,存放泡沫灭火器时应注意什么(只写一条)?
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清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装置 中的错误之处:①; ②.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 的.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与装置
中的导管连接顺序序是
,观察到装置
中的现象是.
④装置
与装置
连接,观察到装置
中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 | 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 |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
B.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
C. | 将表面未处理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
D. |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速率过慢--没用玻璃棒引流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右图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小明同学认为通过①和③可以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②中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从而达到了实验探究目的。则小红同学的实验中:
x是金属;y是溶液。
为探究
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作用是,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小溪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溪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溪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氯化钙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溪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溪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试验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静置过滤,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 ,理由是: 。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
。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起 作用。
(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 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
右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后,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
D.该装置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
为了调节学校花圃中土壤的酸碱度,需要施加熟石灰。课外活动小组对学校库存的熟石灰准备进行实验,确定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并振荡 ①吸取上层清液于 试纸上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
① ② |
部分变质 |
① ② |
||
① ②没有气体产生 |
|
小卫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试验,确定该熟石灰样品已部分变质。试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
、②
、③
、④
四种物质。
[猜想分析]
①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实验验证]
①验证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
②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比在纯水中生锈快。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和
。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
和
。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
和
,根据
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
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
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
的目的是。我认为:在此实验中(填"有"或"没有")必要连接此装置。
(2)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通入
气体时,在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
在初中化学中常用来检验
气体,是因为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实验过程中,在
处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
某同学设计的"从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写出步骤③和步骤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③:;
步骤⑤:。
(3)此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有。
将过量的
溶液滴入到一定量
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
,理由:(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
,理由:
溶液呈(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
和
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
和
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
、
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
、
组合进行实验,
中无现象,则猜想正确;
(4)若用装置
、
组合进行实验,
中无现象,则猜想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填"
"、"
")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中的现象为,
中的现象为。结论:固体为
和
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
的分解温度为
,
的分解温度为
。设固体的组成为
。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
、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段:;
段:;
(7)通过计算可得:
。
(8)若将
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
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