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小英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因此,小英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小青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有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请你用小英的实验器材,做实验证明,小英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的目的是间接测量 的大小。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发现在阻力与阻力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研究此关系,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 。
L2/m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F2/N |
1 |
1 |
1 |
1 |
1 |
1 |
L1/m |
0.3 |
0.25 |
0.15 |
0.1 |
0.06 |
0.05 |
F1/N |
1 |
1.2 |
2 |
3 |
5 |
6 |
小敏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下图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小敏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与下表中 的密度相同。(每空1分)
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有挂钩的长方体木块一块,一端安装了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六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细线若干。请选用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运动物体与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压力N的关系为:f摩擦力=kN(k为常数)”。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如图所示,小文将塑料挂钩的圆形吸盘按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压出里面的空气。用测力计钩着挂钩沿竖直方向缓慢向上拉,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已知滑轮和吸盘总重为G,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则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不计绳重及装置的摩擦)
图是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装置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N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 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1.25N,则:
(1) 有用功是 J。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 再增加一个钩码,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容器与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相连,管口装有阀门, A、B、C为底部连通的敞口竖直管。容器中装有足量的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三根竖直管中的水柱最高的是 (填:“A”、“B”或“C”)管。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1所示,则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示):
时间(min)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min时的数据;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在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为2.5V)的实验中:
(1)、在图未完成的电路中,导线的接头M应连在滑
动变阻器的_____(选填:“A”或“B”)接线柱上(要求:滑片置于A端时电阻最大)。
(2)、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0.5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
(选填:“A”或“B”)移动。
(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灯泡的额定功率P=_____W
某同学利用电能表来测定家中电热水瓶的电功率,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A.观察家中的电能表,记住铭牌上“3000rev/(KW·h)”的字样; |
B.在5min内观察到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00转; |
C.接通电热水瓶的同时家中其他用电器也处于工作状态; |
D.根据公式P=W/t算出电热水瓶的电功率。 |
(1)、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代号)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热水瓶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如下图(a)所示电路中,电灯L1的电阻为10Ω,电压表V1 、V2 所用的量程不明,开关S闭合后,
V1 、V2 的示数分别是图(b)中所示,那么V2 用的量程是_________,灯L1的功率为_________W。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______ 。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_____ (选填“A”或“B”)端。
(4)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______ 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 ________ (选填“A”或“B”)移动。
(6)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得如图c所示的I – U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其电阻是 ______ 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_____W。
(7)根据图像可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
①需要 个定值电阻。
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③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I- U关系图线,与图13(乙)中的 最接近。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表1 U=3V
实验次序 |
R/Ω |
I/A |
1 |
5 |
0.6 |
2 |
10 |
0.3 |
3 |
20 |
0.15 |
表2 R=20Ω
实验次序 |
U/V |
I/A |
1 |
2 |
0.1 |
2 |
4 |
0.2 |
3 |
6 |
0.3 |
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端。
(2)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