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导体ab、开关、小量程电流表和蹄形磁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安装。
(1)小明闭合开关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A.只让导体ab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
B.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
C.只让蹄形磁体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
D.只让蹄形磁体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
其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填写字母)。
(2)如果将小量程电流表换成 ,可以观察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
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或 。
(3)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 ,为什么?
(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 。
如图所示,电压表测量的是 _________ 的电压,如果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则L1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L2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__ V.
在研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小倩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倩设计了如下准备实验和记录的表格一.
表一
实验编号 |
水果种类 |
深度(cm) |
两极间距离(cm) |
电压(V) |
1 |
苹果 |
1 |
3 |
|
2 |
2 |
2 |
|
|
3 |
3 |
3 |
|
|
4 |
菠萝 |
2 |
1 |
|
5 |
2 |
2 |
|
①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 _______ _ 的实验;
②为验证猜想二,应做编号为 的实验;
(2)实验中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正常,该电池的 _________ 片是它的正极.
(3)小倩又提出猜想四: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他将苹果依次切去一部分来做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如表二:
表二
苹果大小(个) |
1 |
3/4 |
1/2 |
1/4 |
测得的电压(V) |
0.27 |
0.28 |
0.26 |
0.28 |
该实验说明 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 .
(4)以上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探究活动中也采用了此方法的是 _________ (多选,2分)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C.探究串联电阻时引入总电阻
D.探究电流时用水流来导入.
如图所示,小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如图甲),
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
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 (选填“水平”或“倾斜”)并静止,
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谢在杠杆上A 点处挂3个钩码,
在B 点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谢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公式表示)。她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谢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右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小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与长度均相同的金属丝,已知甲电阻比较小,则两根金属丝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实验中,小明和小丽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较快.这表明:在 和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4)这两个实验中除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外,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 B.替代法 | C.转换法 | D.建模法 |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想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他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蓝球表面涂黑,使蓝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 (选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每次也不相同,那么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无关。
小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与长度均相同的金属丝,已知甲电阻比较小,则两根金属丝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实验中,小明和小丽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较快.这表明:在 和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4)这两个实验中除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外,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 B.替代法 | C.转换法 | D.建模法 |
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实验时,在A点悬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如图示),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 方向,大小为 N。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高度固定的。
(2)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请根据他们所记录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操作的实验, 其中错误的是① ;② 。
(5)在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a)(b)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此时所听到的声音的情况是 。
(6)小明又发现加热水所花的时间太长,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为测量电阻Rx的阻值,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电阻Rx、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不变但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两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从中选择器材按下述要求完成实验.
(1)将所设计的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2)如果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 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请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 .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
(1)步骤______存在错误,应改为 。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
(3)若测得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于水的温度变化量,由此可知__ _的比热容大。
(5分)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2A”、“50Ω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注意电流表的量程)。(1分)
(2)小李实验时,在c、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Ⅴ,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E”或“F”)端移动,小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
(3)小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________________ ;
②用来验证 。
(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小明同学分别测出了反射角、入射角分别是400,于是他就得出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请问他这样做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B为木块)。
(1)在探究动能与____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让小球从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
(2)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_________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3)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