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
(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避免误差 |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下列错误的是( )
A.没有零刻度线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长度 |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
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她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一把刻度尺、一只量角器等,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次数 |
摆线长L/m |
摆球质量m/g |
摆角θ/° |
摆动一次的时间t/s |
1 |
1 |
20 |
3 |
2 |
2 |
1.4 |
20 |
3 |
2.4 |
3 |
1.4 |
20 |
5 |
2.4 |
4 |
1.4 |
30 |
5 |
2.4 |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________
(2)由 _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C.
(3)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 V.
(3)如图3所示,是给海波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图象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 m/s。
经过10个星期的学习,大家对物理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吧。小强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强补齐空缺。
在配窗玻璃时,要用分度值是 的刻度尺;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 ;
(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6)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 。
(1)如图所示秒表所示时间为 s 。
(2)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
(3)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7甲所示,根据图甲图像在图乙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甲 乙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是(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