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观察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小形变.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下图各实验中应用了与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
2014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等禁令。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只要有人吸烟,旁边的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由于
A.分子很小 |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分子间有斥力 | D.分子间有引力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
B.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
C.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
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B.交警闻到味道是分子不停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
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能对应的是
A.甲:放入量筒中的黄豆和芝麻,摇匀后读数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
B.乙:海绵发生形变,说明海绵受到压力的作用 |
C.丙:通电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有磁性 |
D.丁: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
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 |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 |
D.“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
B.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
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 |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 D.端午节,粽叶飘香 |
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
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
C.墙内开花墙外香 | 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 |
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
B.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 |
C.水烧开时壶盖被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缘故 |
D.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C.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
D.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它的电功率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