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                     
(3)比较    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球在下列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要探究如图所示弹簧上小丑的振动周期(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反复打开盒盖观察几次后,猜测小丑的振动周期可能与小丑的质量和初始位置有关。


甲   乙    丙
实验序号



振动周期/s
0.4
0.4
0.4

 
(1)本实验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为探究小丑的振动周期是否与质量有关,小明选用质量     (相同/不同)的小球和一根弹簧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小球固定在弹簧的末端,并压缩弹簧,测量小球振动周期;
②换用其他的小球重复操作,比较每次测量的周期。
同组的小芳发现,小明的实验方案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你觉得该如何完善这个方案呢?                                   
(3)为探究小丑的振动周期是否与初始位置有关,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点O是小球平衡位置,点A、B、C是松手时小球在弹簧上的最初位置,点A/、B/、C/是小球弹起的最高点),测量在不同位置松手时小球的振动周期,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小丑振动周期与其初始位置      (选填“有关”或“无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定同学在探究“机械能及其转化”实验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此过程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如果小球在斜面顶端时重力势能为mgh,在斜面底端时重力势能为零,动能为mv2。且h=0.2m,g=10N/kg,则小球滑到光滑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m/s。
(2)如图乙,将小球以一定的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运动过程中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时间t内小球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x=v0t,在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为y=gt2,则y与t2的关系可用丙图中的图线 表示。
(3)如图丁所示,小球沿光滑斜面AB由A点静止自由滑下后进入光滑水平桌面BC,已知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小球从C点水平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E点,地面上D点在C点正下方,已知CD竖直高度为1.25m,θ=30°,g=10N/kg,若要求DE间的距离大于2 m,则斜面AB的长度至少为    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     。(填序号)
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②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     之间的距离和     之间的距离,并改变     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月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出BC之间的距离的目的是比较______的大小,测量出______之间的距离其目的是比较弹性势能大小,并改变______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P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分别测量出______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球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轨道运动
(1)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C点事速度是否为零?___________

(2)将轨道BC段改为水平,如图所示,小球仍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____________. 以小球经过M点时计时起点,大致画出小球在MN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两个不同质量的锥子分别在两个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扎到下方四本相同的旧书上,书因此被扎出孔,分析这些被扎孔的不同,如图所示.

(1)若比较甲和乙,这是通过控制     不变,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在(1)中,小明不仅比较了甲、乙,还比较了丙、丁,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明设想了以下两种方案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你认为最佳的一种是(    )
A.测出书上被扎孔的深度;       B.数出被扎孔的纸的页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图所示(甲、乙为质量相同的砝码,丙为装有细沙的盒子质量大于砝码,h2>h1)。

(1)小明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请再举一个与此科学方法相同的另外一个具体事例: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一个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

(1)其中是皮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_________;
(2)由此现象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甲是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威力的装置;乙是正在旋转着升降的滚摆;丙是用于“探究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的装置:

(1)图甲证明了                              ; 
(2)图乙说明了                                ; 
(3)图丙的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下列情景中:

(1)如图(a)是子弹射穿苹果的情景,表明运动的子弹具有       能;
(2)图(b)是山区常见盘山公路,盘山公路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它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       ;但不能省       
(3)如图(c)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若卡片上的二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则卡片会跳得越       (选填“高”或“低”);
(4)如图(d)所示,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         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华想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做出以下猜想:

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老师给小华提供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和装满松软细沙子的木箱,小华按如图情景进行实验:每次都将木箱中的细沙抹平,再让小钢球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砸进细沙并陷入其中,测出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和释放前小钢球的高度H.下表是他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小钢球质量m/g
释放前小钢球高度H/cm
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cm
1
50
60
1.6
2
50
80
1.8
3
50
100
2.4
4
100
100
4.1

(1)分析表中2、3两次实验,小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中小钢球的重力势能无法直接观察,小华是根据小钢球在细沙中           
来间接判断出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也用到了该探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比较木块被钢球推出的距离判断铜球动能的大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20.2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静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

小静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
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静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
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滴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请你作答以下问题:
(1)A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
(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  能.
(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mv2.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A=  ;若h2=h1,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  vA(选填“>”、“=”或“<”).
(4)在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轨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你认为小静的设计是否还有价值?请说出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在其他因素相同时,需选用   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