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1.0
20.0
0.7
40.0

2.0
20.0
1.2
40.0

3.0
20.0
1.7
40.0

(1)实验时,用手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用一个动滑轮、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否省功?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m
W有用功/J
W/J
机械效率η / %
1
0.10
0.6
0.20
0.10
0.12
83.33
2
0.15
1.1
0.30
0.30
0.33
90.91
3
0.20
1.6
0.40
0.60
0.64
 


(1)提升3N钩码时的机械效率是            
(2)分析3次实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              
(3)既然有如上结论,为什么还要使用动滑轮,请引用表中数据举例说明:                 
(4)分析实验数据还可初步得出有关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0.3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       %。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来源:2017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长春)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G的关系:

(1)实验时,应        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忽略绳重和摩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  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 4 . 5 N 的物体从 A 位置提升到 A '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B 位置上升到 B ' 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   cm ,拉力是   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图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测出A移动的距离s、水平拉力F和A的重力G。

(1)以上条件能否求出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η?    ,如果能,写出η的表达式;如果条件不足,写出还需补充的物理量的测量步骤和符号,并写出η的表达式    (η用题目已知及补充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若A在10s内运动了4m,A的速度为    

来源: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宿迁)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了同一动滑轮提升不同重物机械效率不同.他想知道自重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是否相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滑轮自重G0/N
被提升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0.2
6
5
3.2
10
93.8%

0.5
6
5
3.4
10
88.2%

1.5
6
5
4.0
10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   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沈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       J。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的

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0.3

(1)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    ,②的数值是    

(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    的看法是正确的。

来源: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安顺)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
2
4
0.1
1.4
0.5
 
3
6
0.1
2.4
0.3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是用___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__图做的实验,并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物理量滑轮组

装置甲

装置乙

钩码重 G / N

4

4

钩码上升高度 h / m

0.1

0.1

绳端拉力 F / N

1.6

1.4

绳端移动距离 s / m

0.3

0.4

机械效率 η


71 . 4 %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    N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   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滑轮组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

G / N

钩码上升高度

h / cm

拉力

F / N

绳端移动距离

s / cm

机械效率

1

0.5

10

30

2

1.5

10

0.8

30

62 . 5 %

3

0.5

10

0.5

40

25 . 0 %

4

1.5

10

0.7

40

53 . 6 %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第一次实验所选择的是  (选填“甲”或“乙“ ) 滑轮组。

(2)在第一次实验中,当  拉动滑轮组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拉力 F    N ;该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 . 1 % )

(3)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选填符号)。

A .增加所提物重 B .减轻机械自重 C .机械加润滑油 D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来源: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A B C 多个,要研究其与 B 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而改变  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下列 A B 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 / 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

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  (正确 / 错误)的。

(3)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来源:2016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