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20N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B.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
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图所示甲、乙两装置(每个滑轮相同),分别用力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则
A.η甲=η乙,W甲=W乙 |
B.η甲>η乙,W甲>W乙 |
C.η甲<η乙,W甲<W乙 |
D.η甲>η乙,W甲<W乙 |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两滑轮组的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则η甲:η乙和F甲:F乙分别是(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 )
A.2:3 2:3 |
B.3:2 3:2 |
C.1:1 3:2 |
D.1:1 2:3 |
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 N的重物提升了l m。在此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
B.做的总功是800 J |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
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汽车、摩托车、列车 |
B.列车、汽车、摩托车 |
C.摩托车、汽车、列车 |
D.汽车、列车、摩托车 |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 |
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
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沿坡路匀速向上行驶的汽车 |
B.制动的火车越来越慢 |
C.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 |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组可以省功 | B.使用这个滑轮组可以省距离 |
C.使用这个滑轮组可以省力 |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
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A.16.7% | B.20% | C.83.3% | D.100% |
如图所示,轨道ABC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在这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 ( )
A.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
B.动能→弹性势能→动能 |
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 |
D.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
B.拉力F的功率是80 W |
C.做的有用功是800 J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
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特技演员驾车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B.乙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气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
C.丙图中: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D.丁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对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