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

次数

物距u/cm

成像情况

像距v/cm

1

50.0

倒立、缩小、实像

12.5

2

30.0

倒立、缩小、实像

15.0

3

20.0

倒立、等大、实像

20.0

4

15.0

倒立、放大、实像

5

8.0

正立、放大、虚像

\

请你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1~5次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在距透镜        cm的地方。

(3)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更换另一凸透镜,放在距蜡烛50cm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出现清晰烛焰的像,此时像距为22cm。与第1次的实验相比较所换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原来凸透

   (填“强”或“弱”)。

来源:2018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光屏向左移动到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一个            清晰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       cm刻度处时,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在步骤(3)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来源: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长度要求估读)。

(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实验小组的小花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又加放了一个远视眼镜。如图丙所示,则应该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来源:2018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         (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光源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4)接着他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来源:2018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      的实像。

(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

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       (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      (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来源: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自制光具座上,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的位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甲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

(3)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A′为A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明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丙所示,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     (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

来源: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       (填“照相机”或“放大镜”)上。

(3)在(2)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     (填“上”或“下”)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

来源:2017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三只凸透镜:①焦距为10cm、②焦距为15cm、③焦距为20cm。将其中一只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线处,适当调整点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则选用的凸透镜是   (选填“①”、“②”或“③”),此时烛焰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屏上找不到烛焰像,为了探究此时烛焰像的特点,眼睛应在凸透镜  (选填“左”或“右”)侧观察,会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烛焰像。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保持点燃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位置不变,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厚度为     (选填“2mm”或“5mm”)的玻璃板;再将光屏换成等大的蜡烛,并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所成蜡烛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7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有器材已经正确组装,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把蜡烛A移到20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接受清晰的像,此时成的像是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后,小亮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此现象说明近视眼不戴眼镜时,像成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方。

(3)撤掉近视眼镜,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块薄玻璃板,再次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此时将光屏换成一个等大、末点燃的蜡烛B,并将蜡烛B移动到光具座80cm刻度线处,从左侧透过玻璃观察、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此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来源: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芮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该在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     移动。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

(3)小芮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

      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调整后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调整后,元件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取下眼镜,向右适当移动      (填“蜡烛”或“光屏”),也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经正确调整后,将蜡烛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但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太小,使像距太大造成的。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来源:2016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     (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

来源:2016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来源: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