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如图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
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
A.5cm | B.10cm | C.15cm | D.30cm |
如下图,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
B.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
C.由于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的位置一直在往上移动 |
D.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的像与蜡烛相比,粗细没有变化 |
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
C.像全部消失 |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
常见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凹透镜 | B.远视眼,凸透镜 |
C.近视眼,凹透镜 | D.近视眼,凸透镜 |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以速度ν在燃烧,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
A.大于ν | B.等于ν | C.小于ν | D.无法确定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
B.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
C. |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
D. |
图中此时成像原理与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
C.不正、放大的实像 | D.正立、缩小的虚像 |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正立等大的实像 |
如图1所示,有一个圆柱体Ρ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2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