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1)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现在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他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凸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2)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按图乙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 、 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小明和其他同学继续利用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20.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6.0cm、24.0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 | 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 |
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 | 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 |
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 像.如图是近视眼镜的矫正示意图,眼镜其实是一个 透镜,在它的矫正作用下,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拿走眼镜,则应该向 (左、右)移动光屏,方可在光屏上重新看到清晰的像,这反映了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向视网膜 (填前方、后方)移动.请对近视患者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0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在上图中,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该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厘米(选填“10”、“12”、“15”),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4)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离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可以从 (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蜡烛正立、 的虚像, 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改编】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若只将凸透镜沿主光轴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3cm<f<4cm | B.4cm<f<5cm |
C.5cm<f<8 cm | D.无法确定 |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
B.一定等于l |
C.一定大于l |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实验前要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 .
(2)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原理。
(3)物体从b点沿主光轴移到c点,物体的像将变 (填“大”或“小”)
(4)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住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变 (选填“大”、“小”或“不变”)
(6)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
C 光屏上可能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 都有可能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
如下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