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小明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明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明被确诊为 视眼,应佩戴 透镜矫正。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B.15 cmC.20 cmD.30cm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图中的各种“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投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凸透镜成像
C.手影﹣平面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
B. |
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C. |
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
D. |
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选填“10”、“15”或“25”)cm左右。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
增大物距 |
B. |
增大像距 |
C. |
增大人像的大小 |
D. |
减小取景范围 |
清晨的公园里鸟语花香。我们听到“鸟语”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闻到的“花香”是一种 现象;如图所示,我们常常会看到花草树叶上有一些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 镜,手机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甲乙”)图相同。
(1)如图①,AB为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大致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②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新型太阳能汽车,其外观类似飞机机翼,可减少行驶时地面的部分阻力。请作出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示意图。(“O”为重心)
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
B. |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
C. |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
D. |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