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在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小明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 为止.
(3)当点燃的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明移开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然后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小明的这个操作过程正确吗?
答: (选填“正确”、“不正确”).
(5)此实验不能用家用镜子的镜片进行,是因为家用镜子的镜片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6)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1)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反射后的光路图,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如图(3)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面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2)实验过程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3)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
(1)在图甲中作出反射光线OA所对应的入射光线.(要求:作图时并注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乙,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画出图丙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在下面所看到的“像”中,是实像的是( )
A.看到树荫下地面上太阳的像 | B.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
C.看到玻璃幕墙中汽车的像 | D.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的像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
B.当我们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我们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
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 |
D.看到物体成的虚像,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 ,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 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是为了 ;若将自己的手放在镜后烛焰所成像的位置时,手不会被烧伤,这一现象说明 .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则( )
A.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 |
B.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距离减小 |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象,但平面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凸透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度量法”、“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