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来源: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

C.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

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来源: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70 ° C

B.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 1 kg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 5 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 s

来源:2018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模拟交警测速的简化示意图。

B 为超声波测速仪,它能发射短暂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并能接收反射信号。模拟测速时,一辆小车一直沿水平长直路面背离 B 匀速运动。假设 B t 0 = 0 s 时开始发射信号, t 1 = 0 . 4 s 时接收到运动的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t 2 = 3 . 8 s 时再次发射信号, t 3 = 4 . 6 s 时又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 m / s 。则信号第一次发出后 0 . 2 s 时小车与 B 的距离为 68  m ,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m / s

来源:201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 × 10 8 m / s

D.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来源: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

A.

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

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

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

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B.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D.

"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来源: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 / s

B.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C.

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

D.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来源: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m / s

C.

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为 3 . 0 × 10 8 m / s

D.

密闭的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来源: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印度的月球卫星"月船1号"已失联八年,地面测控中心通过计算预测"月船1号"会经过月球北端上空165km高处的A点,便在某时刻向该处发射   (电磁波/超声波)信号,2.6s后收到回波信号,从而确信"月船1号"依然在轨道运行,测控中心距离A点   km.(v 电磁波=3×10 8m/s,v 超声波=340m/s)

来源: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来源: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声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