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来源: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上缠绕一些细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 A ,如图甲所示。将 A 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 A 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 ρ ,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 h ,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 ρ h 图象,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该同学继续选用了与 A 完全相同的木棒,并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 B .将 b 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乙中图线②.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h 和对应密度 ρ 的乘积不变。铜丝的体积可以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实验中密度计 A 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浸入的深度 h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密度计 B 上越靠近铜丝的位置,其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越小

C.密度计 A 上缠绕铜丝的质量小于密度计 B 上缠绕铜丝的质量

D.若图乙中 ρ 3 ρ 2 = ρ 2 ρ 1 ,则密度计 A ρ 3 ρ 2 刻度线的间距大于 ρ 2 ρ 1 刻度线的间距

来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 A B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B 容器的液面高于 A 容器液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受的浮力分别是 F 1 F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F 1 一定大于 F 2 B. F 1 一定小于 F 2

C. F 1 不可能大于 F 2 D. F 1 不可能小于 F 2

来源: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产航空母舰 001 A 型的排水量是7万吨,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 7 × 10 8 N

B.国产歼20战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直接升空的

C.国产99式主战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D.当向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的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会逐渐浮出水面

来源:2019年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 N 的正方体物块沉在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所受的浮力 F 随物块上升的距离 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1 . 0 × 10 3 kg / m 3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块的边长为 0 . 5 m

B.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 5 . 0 N

C.物块的密度为 1 . 6 × 10 3 kg / m 3

D.物块沉在水槽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 6 . 0 × 10 3 Pa

来源: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其浮力

B.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小

C.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

D.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

来源: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 B C 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 A > F B > F 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 A > ρ B > ρ 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F > F > F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 = p = p

来源: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来源: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两根相同的缠有铜丝的木棒,将它们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会竖直立在液体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ρ > ρ

B.木棒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F < F

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 p = p

D.木棒排开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 m = m

来源:2020年西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5月27日,我国8名登山队员成功登峰测极 ! 成功登顶离不开准确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是气象探测保障服务团队,在珠峰大本营准备释放甲、乙两个探空气球采集气象信息,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在探空气球释放前后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B.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释放后探空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

D.释放后探空气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

来源:2020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4月22日,在中国海军成立71周年纪念日前夕,075型两栖攻击舰的2号舰在上海某造船厂正式下水。如图所示,这艘两栖攻击舰长约235米,宽约36米,排水量约为 3 . 5 × 10 4 吨,是中国海军舰艇中尺寸仅次于航母的军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3 . 5 × 10 4 N

B .军舰受到的浮力和军舰对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此军舰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船体会下沉一些

D .直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所受浮力减小

选择理由:  

来源:2020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 B C 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 > p > p

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F A = F B = F C

C.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 A > ρ B > ρ C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F = F = F

来源:2019年西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B.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C.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来源:2016年西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底面积为 S 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 h 0 ,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 h 1 ,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 h 2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则 (    )

A.金属球的密度为 h 1 - h 0 h 2 - h 0 ρ

B.金属球的密度为 h 1 - h 2 h 1 - h 0 ρ

C.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ρ g h 1 - h 2 S

D.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ρ g h 1 - h 0 S

来源:2019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盛有水的圆柱形小容器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中,大容器的底面积是小容器的4倍(大、小容器壁的厚度均不计)。现将体积相等的小球 A B 投入小容器中,投入后,两容器内的水对各自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等。小球 A 的密度的最大值为 (    )

A. 4 × 10 3 kg / m 3 B. 5 × 10 3 kg / m 3 C. 6 × 10 3 kg / m 3 D. 7 × 10 3 kg / m 3

来源: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