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挑着装满道具的“百宝箱”,前端挑着由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就这样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了40多年“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戏。如图所示,假设“戏台”重100N,装了道具的“百宝箱”重200N,它们的悬挂点之间距离为l.5m,扁担视作重力不计的硬直棒。
(1)挑起担子时,“百宝箱”被提高了0.6m,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多少功?
(2)假设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为D,当手不对扁担施加力的作用时,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前端悬挂点A与O点的距离多大?
(3)当前端的“戏台”卸下后,左手在A点施加力,同样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若肖师傅是在站立时卸下“戏台”,则卸下“戏台”前后:
①扁担对肩膀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肖师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变化多大?(假设肖师傅的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AC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C两点施加力F1、F2,F2的方向沿OO´线,棒在图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则()
A.F1 < F2
B.
C.F1力臂小于s1
D.F2方向沿OO’线向下
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21乙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GA_______GB(选填“>”、“=”或“<”).
如图所示的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灯的质量为0.5kg。请在图中画出:
(1)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2)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下列实验说明的原理与其应用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连通器和水壶都是连通器原理,对应关系正确; |
B.天平是等臂杠杆,利用了杠平衡原理,对应关系正确; |
C.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 |
D.白炽灯泡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对应关系正确; |
某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体重显示表的指针偏转角度会随着人的体重的增加而增大,有关测试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O是一个省力杠杆 |
B.体重显示表实质上是一只电压表 |
C.压力传感器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
D.体重越大,该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小 |
小刚家厨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下图中标注了该剪刀的相关用途,对于它的使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做启瓶器使用时:它是一个费力杠杆 |
B.做剪刀使用时:物体越靠近O点越省力 |
C.做削皮刀使用时: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把果皮削掉 |
D.做挤压钳使用时:挤压齿尖锐,是为了减小压强把果壳挤开 |
如图所示装置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m的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中点10cm的A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50g、容积为8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天平”的测量范围是 kg/m3。
(二模)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
B.摩擦起电的带电体能够吸引纸屑,但纸屑不能吸引带电体 |
C.杠杆平衡时受到的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不一定会发生弹性形变 |
对下列图片所示情景,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手推墙,人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B.紧固锤头,是利用锤头受到惯性的作用 |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大气压强 |
D.指甲剪使用过程中,既有省力杠杆,又有费力杠杆 |
如下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据这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时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对/错),小红仔细研究后发现自己的在水平位置实验的方案比小海好,请你说出小红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