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若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4)若实验中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 板
0.20
1.00
2
木 板
0.40
2.00
3
木 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分析1、2、3次实验可得: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      能.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用到                     (填物理方法)。
(2)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                     
(3)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

(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        的关系;
(2)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与本实验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B.b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C.a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a、b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左图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            ;如右图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            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科在观看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
(1)木块每次都从O点静止下滑,到达A点的       相同。

(2)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在上诉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_________,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有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理想实验__________(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2)小明在学完浮力知识后,用如下器材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①、仔细观察上述步骤的示意图,期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甲乙丙丁戊中的____________;
②、这次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丙丁戊”四个示意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能测出铁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3)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有“2.5V”字样,测量电路图如图:

电路图中E表和F表分别为__________(填A或B)
AV和A,     BA和V
正确接入电表后,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个位置是,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其电压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段滑动,表中为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老师认为该同学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的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W。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 板
0.20
1.00
2
木 板
0.40
2.00
3
木 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
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⑴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⑵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⑶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⑷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甲、乙、丙三组实验:


(1)甲组图中要求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结果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却不相同。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进一步说明: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的也越                
(2)乙组图是探究                的实验。由D、F两图可得出结论是                。本实验中要求水平拉动测力计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为了                
(3)丙组图实验中通过物块B被下落的小铁球A推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小铁球A具有的                大小。甲、丙两组实验中均要求小车和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它们刚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具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     
(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让大小不同的实心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并推动木块移动,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大小不同的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比较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出动能较小的是           的钢球。
(2)小明选用大小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实验时,若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相同高度处滚下,推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小明发现水平面越光滑,木块移动的距离越       (填:“远”或“近”);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           
(4)同班的小红同学,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没有其他同学的明显,认为是木块太重的原因造成。为了验证猜测,小红设计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方案,如图乙所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通过实验得到了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请帮小红分析,此次试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表达式为: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