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一个大西瓜重约10N
B.标有“450ml”的一瓶饮用水的质量约为1k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 m/s
D.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5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将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树枝的

A.重力 B.质量 C.密度 D.长度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汽水扳手 B.道钉撬 C.镊子 D.天平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的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性质的是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赛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水下的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C.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一根两头开口的玻璃管,在其下端扎上橡皮膜,管内装10 cm深的水,这时橡皮膜向下凸出.接着,把玻璃管慢慢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杯中,当橡皮膜变平时,玻璃管下端插入酒精的深度

A.小于10 cm B.等于l0 cm C.大于l0 cm D.无法确定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说明分子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选填“引”或“斥”)力.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1)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的.
(2)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   方式带上了电荷,而电荷具有   性质,所以出现上述现象..
(3)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中所蕴含的物理道理是,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      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      压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棋子被击打后飞出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后下落),是因为棋子具有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填入合适的单位);质量为18g的冰块,它的体积是   cm3,将它熔化为水,体积减少       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本静止于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它没有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它受的      作用(选填“摩擦力”或“平衡力”),此时课本      惯性(选填“有”或“没有”),若物理书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      .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艘排水量为3000吨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       N(g取10N/Kg);当这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它受到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箱的重量为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要使该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       N.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均为30N,滑轮重为10N,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用力F1和F2分别匀速提升A和B时,力F1的大小为       N,力F2的大小为       N.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字母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总的压力之比F∶F=          ,总的压强之比P∶P=       .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照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所受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3)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中国冰壶队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时的一个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102cm2,冰壶的体积约为8×103cm3.(g取10N/Kg)求:

(1)冰壶的密度;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已侧倾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cm,木块吸收的水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       cm3.由上述数据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     
(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A、B、C所示.

(1)比较A图、B图和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会逐渐增大,从而得到的结论是:       
(3)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则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小的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理由是:       .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       ,方向       .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标有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为L.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用题目中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会因此而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中,要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其目的是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应为       N.

测量
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5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A的体积为       cm3,盐水的密度为       kg/m3,物体A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来源: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