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火箭点火。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九号”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神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中午抵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5公里、400米、140米……飞船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进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上的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神九在与天宫一号在对接以前是相对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对接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_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从30米停泊处到对接的时间大约___________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途中路过一座公路桥,看到桥头悬挂有交通标示如右图所示,则:

(1)交通标示上的数字“40”的含义是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该公路桥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在海面发出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用时间是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
(3)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解答下列问题:
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
(1)这首诗加横线部分的声学知识有           ;(写出两条即可)
(2)若小弟看到“棒打衣物”到“棒举空中”所用时间为0.4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计算小弟与洗衣姑娘之间的距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3条)

(1)                                          
(2)                                          
(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中小学生的安全,“长鼻子”校车在全国各地学校大量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的;以校车为参照物,司机是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若该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5min内经过3300m,其速度为        m/s,该校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3)小明早晨7点06分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超声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
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发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

(1)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嘴巴
(4)如果图乙和图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      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发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m;
(5)图丙p1、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之p1、n1之间间隔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英和小红两家一起自驾游,在路边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标志牌上的数字“6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长江大桥,最快需要      min.从图乙中你还能了解到的信息还有:
例:甲、乙两车同时出发
(2)①       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      直线运动,乙球做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s.甲球所用时间      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潜艇(如图1)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

(1)核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控制的,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  (填“变暖”或“变冷”)的趋势.
(2)核潜艇在水中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时,潜艇会突然下沉,将给潜艇带来安全隐患,此时应立即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使潜艇受到的重力  (填“大于”或“小于”)它的浮力,由于  ,潜艇还会下沉一段距离才会上浮.
(3)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迅速调整艇身仰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至30°开始上浮,上浮过程中潜艇始终以不变的速度沿艇身方向行驶,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潜艇在第75s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上浮过程中潜艇的速度大小为  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 0 N/kg)

(1)下列     实验,可以验证“流体阻力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

A.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B.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C.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     m/s,此时空气阻力为    依据         原理。
(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      (大/小)的收尾速度大。
(4)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20 m/s时,空气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重力。
(5)轿车的外形常做成       ,目的是          ;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可防轿车     被(前面/后面)的车撞击时对乘者的伤害。
(6)为提高游泳成绩,请从泳姿或泳装方面,给运动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厦深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的“一纵”,厦深铁路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普宁、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全线于2013年12月底通车,为闽粤两省沿海人民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富裕之路。(1)D2316动车在深圳北10:20发车,14:14到达厦门北,则D2316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取整数)。
(2)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相对于座椅来说,桌子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放在桌面上的书能够静止不动,原因是它受到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的作用.(3)高速行驶的动车进站前关闭电源,由于      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4)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在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的过程中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发电,把动车组的     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5)动车进站时由于附近的气流速度快,      小,为了候车乘客安全,不被“吸”向动车发生事故,所以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位于赤道上空一定高度上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的卫星,它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
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上升(如图甲所示)、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
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在赤道上空约为36000 km 的高度上布设3 颖同步卫星,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如图乙所示)。
 
(1)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的点火加速上升阶段中能量转化是:燃料的      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再转化为卫星的      能。
(2)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相对于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马航MH370 飞机于2014 年3 月8 日与地面失去联系,我国军方曾利用同步卫星帮助搜救,同步卫星是利用      波来实现陆地与海面上搜救船之间的通信联系,信号从地面发送到同步卫星并返回到地面至少需要      s。
(4)地球同步卫星的用途有                      (答出一种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到武夷山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2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2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比较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