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   (选填字母)状态,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 .松手前卡片静止    B .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 .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来源: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2,则f 1   f 2(选填">"、"<"或"=")。

来源: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N ;此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    N .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将   

来源:2017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 1 s 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t / 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 F / N

10.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 ,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来源:2016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    cm

(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 ) 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来源:2016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过程如下:

(1)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如图1所示.
(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设法使玻璃管内气泡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一些.
(3)用秒表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40cm所用的时间.零刻度线为什么不在最下方?答:                    
(4)气泡经过0cm时,开始计时;经过10cm时,时间为13s;经过20cm时,时间为26s;经过30cm时,时间为39s;经过40cm时,时间为53s.把这些数据处理后按要求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各区间相应的速度(小数点后保留2位).

区间
0~10
10~20
20~30
30~4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cm•s﹣1
 
 
 
 

(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6)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明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相同/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相同/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三次实验小明应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相同/不同)高度处释放.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大于/等于/小于).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刚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0”刻度不在玻璃管最下端的原因是                      
(2)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       (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5)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实验要想办法使气泡运动得     (“快”或“慢”)一点。
(6)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  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求:vAB=_________m/s。(保留2位小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测量时间,以_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晓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

运动物体
  
  
速度v/(m·s-1)
大纸锥
 
 
 
小纸锥
 
 
 

 
(3)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