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3℃ |
B.洗澡水的温度约80℃ |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
寒冷的冬天,万州二中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
D.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 B.升华、熔化 |
C.升华、液化 | D.凝华、液化 |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下物体的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
A.感到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 B.冬季教室外的最低温度 |
C.正常健康的成年人体温 |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 |
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升华 |
C.深秋的早晨,草叶披霜——凝固 |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 |
细胞是由生命的基本单位,直径范围一般在( )
A.10-9—10-10m | B.103—107m | C.10-15m | D.10-5—10-6m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液化 |
B.初秋的早晨,常常会出现浓雾——汽化 |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升华 |
D.寒冬,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固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
小明对冰块加热,观察冰的物态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
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
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