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军做了以下实验。

(1)他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将天平放在_________上,把游码移到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接下来,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g。将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酒精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ml。又测得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0g,则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kg/m3
 
30
40
10
 

(1)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2)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BCA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   g;
③图3是他用量筒测最②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   cm3
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由图像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   比;
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3,则它的质量m=   g;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   (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     kg/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巧妙测量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测量前需先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几种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备用.
(1)测量前,应把天平放在     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测出烧杯和溶液的质量为49.2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20mL;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


(3)测定血液密度时,具体操作如下:在几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密度已知且不等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入一滴待测血液,只要看到哪一支试管中的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就知道被测血液的密度了.这是为什么?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写出推理过程.
分析推理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了一些盐水,她想知道所配盐水的密度,于是她接着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相对刻度盘中央刻度稍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衡量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配制的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117.2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cm3
(4)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 g;
(5)由实验数据计算得知所配盐水的密度为 g/c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在一次对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他对污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其探究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污水的总质量为139g。
(2)将玻璃杯中的污水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污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天平测出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g。
(4)污水的密度为_______ kg/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石市是一座矿冶名城,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样品的密度,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进行调节,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然后旋转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线,如果指针偏左,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在调节好平衡的托盘天平左盘中放入矿石样品,右盘中放入砝码,并拨动游码,当天平再次达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将该矿石样品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已知矿石的放入量筒前后量筒的水面如图乙所示,若矿石样品不溶于水,且不考虑细线的体积,则矿石样品的体积为    cm3,矿石的密度为     kg/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cm3。(已知ρ=1.0×l03kg/m3)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漂浮时ρ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看到《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的作业4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际测量了一元硬币的密度。
(1)小君同学选用10枚相同的硬币,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篱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            (填字母序号)。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2)左下图是小涛同学在称最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盼操作是                  (写出一点即可)。

小涛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横梁重新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援如右上图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所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是__kg/m3。
(3)若实验中有个别的硬币磨损,测得的密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人量筒内并浸没人水中,记下水的总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人50g和10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用量筒量出小矿石体积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        kg/m3
(4)图丁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酱油是一种密度略大于水的居家常用调味品。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个测定家里所用“临江寺”牌酱油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只小碗,一把刻度尺,水和酱油。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C.往另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油面上,在油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D.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酱油中的深度d;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1)正方体小塑料块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
(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__________所受酱油的浮力F2(选填“>”、“=”或“<”);
(3)“临江寺”牌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张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张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mL;
(5)事先张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 g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           kg/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1.0g/cm3,g取10N/kg)

(1)用细线讲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所示,石块重   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6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   N。
(3)石块的体积V=    cm3
(4)石块的密度ρ石块=    g/cm3,
(5)【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示数/N
3.2
2.6
1.9
1.2
液体的密度/g•cm3
0.8
1.1[
 
1.8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制作“密度计”的分度值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和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