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若烧杯的质量是20g,则液体的质量是      g。
(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组,你的判断方法是:                                   

组别




液体的质量m / g
8.0
16.2
19.8
31.8
液体的体积V / cm3
10.0
20.0
30.0
40.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用天平测出相同质量的水和细沙,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已知水和细沙初温相同,现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搅拌沙子使其受热均匀),如图1所示.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说明  (填“水”或“沙子”)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有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玻璃片,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较高,原因是  
(3)做完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又取来一个量筒,用调好的天平,按图2顺序进行测细沙密度的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内细沙质量为  g,细沙的密度为  kg/m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配制了一瓶盐水,想测出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调节平衡
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1)按步骤C操作时,量筒中盐水液面如图甲所示。
(2)按步骤D操作时,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
(3)请按要求填写表格中的数据。

烧杯和盐水
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体积
V(cm3
烧杯和剩余盐水
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质量
m(g)
盐水的密度
ρ(kg/m3
90.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橡皮泥,是因为橡皮泥容易捏成各种形状,小萍和小琴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她们决定去实验室测一下.实验室老师给她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量杯、水等.
(1)小萍的方案: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橡皮泥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0=18cm3
③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⑤算出橡皮泥的密度ρ.
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橡皮泥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0/cm3
橡皮泥和水的总体积V1/cm3
橡皮泥的体积
V/cm3
橡皮泥的密度
ρ/g•cm﹣3
 
18
 
 
 

(2)小琴认为:不用天平,只用量杯(如图丙)和水也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水倒入量杯.读出水的体积为v2
②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量杯,使其漂浮在水面,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3,计算橡皮泥的质量m= ;(水的密度用表示)
③取出橡皮泥.将它捏成实心体.放入量杯.使它沉人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4.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④计算橡皮泥的密度.
(3)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 .由此判断,谁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大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实验前,小李取出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立马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此个过程中小李错误之处在于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李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向左的偏角明显较大,则小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待天平平衡后,小李开始测量。首先小李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_____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下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请将答案按顺序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烧杯和食用油的
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
总质量/g
倒出油的
体积/cm3
油的密度/(kg·m-3)
34.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知道测量物质的密度要利用天平和量筒,可现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烧杯,你能不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小军的实验小组为此进行了探究,他们按下面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认真阅读题中的第二步实验方案、领会小军实验小组的变通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2)由于没有量筒,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军做了如图乙的实验(水的密度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由此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3)小石块的密度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完全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      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3)如图丙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如图丁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     mL。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        g/cm3(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用砝码盒中配备有100g、50g、20g、10g、5g的砝码.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     处,然后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的砝码,试加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5)另一同学想测出某品牌牛奶的密度,为此他利用实验台上的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计算水的体积V=     (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已知);
                                                  ;(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计算牛奶密度ρ=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应放在      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       处。调节平衡时,如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线左侧,应旋转      使它向     移动。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       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量筒内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______         为准。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华想知道色拉油的密度,于是他们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动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右”或“左”)调;
(2)小明的实验: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55.8g,将烧杯中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注意倒入时色拉油不沾量筒壁),测出倒入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如图乙.则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    g,色拉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华的实验: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接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注意倒入时色拉油不沾量筒壁),测出此时色拉油的体积为V1,将量筒中部分色拉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m2,读出量筒中色拉油面对应的示数V2.则色拉油的密度ρ=    (用已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小明和小华的实验中,    (选填“小明”、“小华”)的实验测出的色拉油密度较正确,另一同学的方法会使测量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青和小红都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小青的方法是: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她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收集数据:
①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m1=________g,如图甲所示;
②将瓶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瓶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如图乙所示;
③用量筒测出倒入液体的体积V=_________mL,图丙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g/cm3。(写出具体数值)
(2)小红用水、石块(密度大于被测液体密度)、烧杯、弹簧测力计也测到了该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ρ为已知):
①用细线系住石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G,如图甲所示;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石块使其浸没在水中,测得拉力为F1,如图乙所示;
③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石块使其_______在待测液体中,测得拉力为F2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用本次实验收集到的物理量表达,水的密度用ρ表达)。
(3)从实验操作的简单、方便这个角度来看_________(选填:“小青”或“小红”)的方法更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测量苹果的密度:

(1)方法一: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得苹果的质量为           g,若苹果的体积为20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      g/ cm3
(2)方法二:将苹果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测得从杯中溢出水的 体积为V1;再用细针缓缓地将苹果全部压入水中,从杯中又溢出了体积为V2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苹果密度的表达式为ρ苹果=      。(用所测的物理量来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中的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mL.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