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从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可能是由 制成的。
攀枝花红格脐橙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军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橙瓣的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 (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橙瓣质量为 。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
(3)他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
B. |
测多个橙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
C. |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
福州是“寿山石”之乡。小宇取来家里的一小块寿山石,通过实验来测其密度。
⑴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⑵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_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 kg/m3。
小明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发现实验时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准)确程度,需要从器材选择、实验的方法及步骤的合理性等方面加以思考,请和他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⑴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可以选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
⑵在“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三个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B.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 C.测量烧杯的质量在“估
⑶测引体向上的功率”实验中,要准确测出做一次规范的引体向上所用时间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 ,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端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 。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 的总质量 。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 的总质量 。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大"或"小"
(2014·抚州)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橡皮泥,是因为橡皮泥容易捏成各种形状,小萍和小琴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她们决定去实验室测一下.实验室老师给她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量杯、水等.
(1)小萍的方案: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橡皮泥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0=18cm3;
③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⑤算出橡皮泥的密度ρ.
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橡皮泥的质量 m/g |
水的体积 V0/cm3 |
橡皮泥和水的总体积V1/cm3 |
橡皮泥的体积 V/cm3 |
橡皮泥的密度 ρ/g•cm﹣3 |
|
18 |
|
|
|
(2)小琴认为:不用天平,只用量杯(如图丙)和水也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水倒入量杯.读出水的体积为v2;
②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放入量杯,使其漂浮在水面,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3,计算橡皮泥的质量m= ;(水的密度用表示)
③取出橡皮泥.将它捏成实心体.放入量杯.使它沉人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为v4.算出橡皮泥的体积V;
④计算橡皮泥的密度.
(3)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 .由此判断,谁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大些? .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选用表中的 的琴弦。(填编号字母)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探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红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序号)
(2014·南通)如图所示,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华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小石块和细线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和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V1;
b、读出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V2;
c、将小石块用细线悬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测力计示数F2.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图中合理的操作顺序应为 (填对应字母代号).
(3)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重为G= .
(4)待测液体的密度可表示为ρ液= .
(5)小华还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石= .
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醋的体积为 cm3,醋的密度是 g∕cm3 = kg∕m3。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2)已用托盘天平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该矿石的密度= g/cm3=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当把砝码盒中的最小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稍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直到天平平衡。
天平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所示,此时指针静止在 (填天平的结构名称)的中线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天平水平平衡。
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 ,铜的密度 ,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 。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 ,铜线的长度 。
(2014·十堰)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步骤B和 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 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 ,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 g/cm3.
在“测定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 g,20 g,5 g,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
物理量 |
铁块质量m/g |
适量水的体积V1/cm3 |
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
铁块体积 V/cm3 |
测量值 |
|
|
|
|
(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
(2)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 ;铁块的密度ρ= .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多家庭周末都选择去饭店吃饭,消除买菜、做饭之累。但每次张宏的妈妈总是不愿意,说有很多地沟油流入我县的餐饮行业。张宏认为:与压榨油相比,地沟油含有较多的盐,无论怎么提炼,盐都无法避免,于是想和班上同学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查油品是否是地沟油或是否勾兑了地沟油。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l03.2 g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________mL;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_____ g,由此可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kg/m3。
(3)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再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牛奶倒入烧杯,再测量烧杯和杯中牛奶的总质量m,由此求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4)请你分别对三个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