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家庭热泵――空调
夏天来了,安装空调的家庭逐渐多了起来.如下图是家用分体式空调的原理图,其制冷原理是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散热后液态的制冷剂经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室内机)迅速变成气体,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房间的温度迅速下降(冬天的制热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空调在制冷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因此空调配有排水系统.

制冷量是家庭购买空调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定制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家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常用“匹”,1匹=2324W.
能效比是衡量空调节电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家用空调器的能效比(EER)就是其制冷量与制冷消耗电功率之比.如下图所示是两台不同品牌空调上的能效标识(能效标识是附在产品上的一种信息标签,用于表示耗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为用户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导用户和消费者选择高效节能产品),图丙是国家标准中关于分体式空调部分能效等级指标.



(1)空调制冷运行时,室内的空气湿度        (大于/小于)室外.图乙中,两空调工作时更节能的是        (A/B).
(2)关于空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安装空调要铺设专线,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
B.空调机制冷时,室外机放出的热量要大于压缩机消耗的电能
C.空调压缩机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氟利昂发生物态变化的
D.空调制冷时室外机中有风扇在转动,它的作用是将冷气吹向室内
(3)某家庭空调机制冷量为1.5匹,能效比为3,在额定状态下连续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为 kw·h,不计热损失,理论上可以使40m2的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下降约 ℃。[取房间层高3m,空气的密度ρ=1.29kg/m3,c =1.0×103J/(k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装置.
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构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与空气能热水器消耗的能量(W)的比值.
下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消耗功率/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能效比
840
20
54
3.4

 
(1)制冷剂在   中液化.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下列部件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是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水箱中的水温升高,其内能   
(4)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其内能的增加的方式是   
A.只有做功
B.只有热传递
C.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D.既不是做功,又不是热传递
(5)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可产生   kg的热水.
[C=4.2×103J/(k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2) 热  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_.(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 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 (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上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装置.
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构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与空气能热水器消耗的能量(W)的比值.
下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消耗功率/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能效比
840
20
54
3.4

 
(1)制冷剂在   中液化.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下列部件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是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水箱中的水温升高,其内能                  
(4)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其内能的增加的方式是               
A.只有做功
B.只有热传递
C.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D.既不是做功,又不是热传递
(5)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可产生                 kg的热水.[c=4.2×103J/(k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爆米花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爆米花的呢?
传统的爆米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玉米粒的爆米机加热,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开,变成了爆米花.
(1)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使玉米粒的内能增加.
(2)加热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能反映罐内气体压强p和温度t变化情况的图象是  

(4)如果加工一次爆米花需要消耗0.5kg的无烟煤,若这些无烟煤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次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用蘸过酒精的棉球写了一个清晰的字,过了一会,字不见了,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酒精的气味。
(1)针对以上这些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思考你提出的问题,你对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新的想法?写出你的猜想。
(3)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支持你的猜想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2) 热  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右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是   ℃;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88
98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   分钟时有错误,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
(3)如右图,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时是   图,气泡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4)沸腾时,杯口上方的“白雾”是如何形成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   (吸热/放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饮水鸟
如图所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玩具——饮水鸟,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看上去没有任何外来的动力,却能不停地点头“喝”水,犹如一台永动机。就连爱因斯坦看后都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

饮水鸟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它是一个由“头泡”和“尾泡” 构成的密闭容器,容器内装有易挥发的乙醚液体,乙醚液体在温度升高或液表气压减小时易汽化;汽室1和汽室2中充满乙醚的饱和蒸气,乙醚蒸汽在温度降低时易液化。
平时,鸟身略向前倾。启动时给吸湿层滴足够的水,吸湿层中的水因蒸发而吸热,使汽室2中的温度降低,导致汽室2中的气压小于汽室1中的气压,尾泡中的乙醚液体在汽室1中气压的作用下沿玻璃管往上升,于是整个鸟的重心上移(如图乙所示),鸟身逐渐前倾,直至鸟嘴接触水面“喝”水,此时头泡和尾泡刚好通过玻璃管连通(如图丙所示),两汽室中的乙醚蒸汽混合,液态乙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尾泡,饮水鸟的重心下移,于是渐渐直立起来,在支架上来回摆动。由于“喝”水时,鸟嘴接触水面,沾湿了吸湿层,于是它又开始循环工作。

(1)因吸湿层上的水会蒸发使汽室2中乙醚饱和气的温度降低时,部分饱和气会发生_______现象;在乙醚液体沿玻璃管往上升时,汽室1中气压会减小,此时尾泡中的乙醚液体会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发生______现象,以保持汽室1中乙醚蒸汽的饱和状态(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饮水鸟“喝”完水后会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摆动时,以头泡为参照物,空气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样能加快吸湿层中水分的蒸发;若冬天气温太低,吸湿层上的水蒸发过慢,饮水鸟会渐渐停止摆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饮水鸟“喝”水的频率受吸湿层上水的蒸发速度影响,水的蒸发越快饮水鸟工作越勤快,要想使饮水鸟工作更勤快,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饮水鸟工作时可以把空气的_____能转化机械能,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利用饮水鸟的原理来制造发动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1: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资料2: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24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   热。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在资料的① 、② 、③、④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③     ;④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     (选填“有”或“没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    (选填“能”或“不能”)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4)空气能热水器的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           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       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l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神舟六号”的宇航员       (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原因是                                              。
(4)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__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_(液化/凝固/凝华).
(4)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写出一种节约冰箱消耗电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雨的形成”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约用水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题后的问题。
[资料]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如表所示)

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是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

[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 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混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4)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哪个城市?并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