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卷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它们的

A.猜想假设 B.科学探究 C.设计实验 D.交流合作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措施中哪个是通过控制噪声声源来减少噪声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于9月28日下午5时许成功着陆。神七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他们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天地对话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温度为100℃,并沸腾 B.温度略低于100℃
C.经较长时间,才能沸腾 D.温度为100℃,但不沸腾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冰水混合物拿到零摄氏度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是

A.冰的总量会减少,因冰的熔点是0℃;
B.水的总量会增加,因水的凝固点是0℃;
C.冰的总量不会变化,水的总量也不会变化;
D.不能确定。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松香熔化时,画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狼外婆”叫门时,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37. 5℃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9℃ B.37.5℃和38℃
C.38℃和39℃ D.38℃和38℃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敲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后,锣声停止,这是因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刚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强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      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刚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                                               ,这是因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汶川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     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中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       效应而实现的,此装置    (能/不能)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1)寒冷的冬天,窗户上有冰花:        ;(2) 樟脑丸变小了:       
上述变化中要吸热的是        (填序号)。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使人着凉感冒,这是由于                       引起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图示的温度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     是沸腾前的情况。

该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60
70
80
90
95
99
99
97
99
99
99
99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第     min时的数据明显有错误。
(2)从记录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沸腾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 (至少填一种)
(4)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 ℃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环境的温度为          ℃
(2)请在右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                             
(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     的冷却效果更好。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 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海波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②在8 min~10min是海波的         过程,此过程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海波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海波的能量是      (填“减少” 或“不变”      或“增加”)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 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 “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

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注:该小题必须有必要的运算过程)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题后的问题。
[资料]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如表所示)

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是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

[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 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混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4)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哪个城市?并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雨的形成”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约用水措施: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 了(选“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100
0.76
D
尼龙
100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