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加热一定质量的水,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则(   )

A.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小
B.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大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无法确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现在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3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 _   __(填物态变化)要      (填“吸热”或“放热”),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   __(填“吸热”或“放热”)。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卓筒井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如图甲所示.卓筒井的钻探原理是通过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使钻头一起一落上下运动,连续不断,即可将井中岩石击碎,然后再用专用工具将井中泥沙、碎石取出,直至打到食盐水层.卓筒井一般深约100m,井口直径10~12cm,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古人用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子,将竹节掏空,筒筒相连,插入井中,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取食盐水时,将钻头换成取水桶,放入井底,将食盐水装满,再扳起花车,食盐水便取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井时,为了增强击碎岩石的效果,钻头的质量取   一些好.(选填“小”或“大”)
(2)花车属于轮轴,使用它提升重物时的优点是    .(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3)把食盐水变成盐主要经过“晒”和“煎”两个过程,“晒”和“煎”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都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冰箱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
(1)图(13)所示是电冰箱的三角插头和插座。插头上标有字母    的导线要和冰箱的金属外壳相连;冰箱正常工作时插头上标有字母L、N的两脚间的电压是      V。
(2)某冰箱的输入总功率为200W,如果该冰箱压缩机每天工作8h,那么每天的耗电量是      度。请你说出一条使用冰箱时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                 图(13)
(3)将温度25℃、750mL的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降到5℃时,瓶内矿泉水放出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1]
(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常常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这一过程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冰箱冷冻室箱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5)冰箱工作时虽然能够把冰箱内的内能从低温转移到高温环境,但这一过程是要消耗电能的。这说明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            性的。
(6)现代冰箱使用的是R134a、环丙烷等新式制冷剂,他不会对地球大气层上部的                造成破坏,从而可以阻止阳光中过多的           到达地面,避免地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右   图(填“a”或“b”)所示。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
                               ;②                                  
(4).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问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220 V ,水箱装水最多 0 . 3 kg ,加热功率有大小两个挡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如图2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 R 1 = 56 Ω R 2 = 44 Ω

(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  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果选择甲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A ,如果选择乙电路,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A ,由于两个电路中所选熔断器里的熔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8 . 2 A ,故设计师最终选择了甲电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请分别计算这款挂烫机两个挡位的额定功率;

(4)若将水箱中 0 . 22 kg 的水从 25 ° C 加热到 100 ° C ,挂烫机至少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 水的比热容 c = 4 . 2 × 10 3 J / ( kg ° C ) ]

来源:2016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奶奶在家中用电水壶接水时,由于壶口较小,壶盖挡视线,很难观察到壶中水位的变化,结果水从壶中溢出洒到地上,小明一边帮奶奶擦地上的水,一边想:如果给水壶安装一个报警器,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报警器发出声音,提示水接好了,这样就方便多了。

(1)小明找来家中的电水壶,如图甲所示,观察电水壶的外观并研究它的使用过程,发现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向壶中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到人耳的

B.金属壶身“反光”是发生了漫反射

C.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D.注水后壶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2)当用力F打开壶盖时,壶盖相当于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壶盖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和重力的力臂I(O为支点,B为壶盖的重心,A为F的作用点)。

(3)小明认真思考后,结合学过的力学和电学知识,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报警电路,以下是小明的设计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报警器的水中部分是一个玻璃管,它的一端被绝缘弹性薄膜封闭,报警电路的一部分在玻璃管内,其中弹性片A靠近薄膜,使用时,闭合报警电路开关S,向壶内注水,随着壶中水位的升高、水对薄膜的压力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弹性薄膜逐渐向右凹进,挤压弹簧片A,直至弹性片A与触点B接触,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发出报警声,提示已达到设定注水高度,即可断开报警电路开关S,停止注水。

②为了满足不同的注水高度要求,该电水壶的报警水位高度可以调节,水位调节手柄的一端固定在报警电路中长度可调的弹簧上,水位调节手柄可以移动,并能固定在不同挡位的卡槽中,当水位调节手柄移动时,触电B可以随着它左右移动,请分析该报警电路并说明,想要使报警器在更低的水位报警吗,可以调节水位调节手柄,使触点B

      (填“左”或“右”)移动。

来源: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其实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大容器A装酒精,小容器B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酒精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