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当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通过图象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采用 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
要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利用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是利用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时利用 来加快液体的蒸发;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 (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在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 ,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冰箱设有定时自动化霜系统.每个无霜冰箱都有机械或电子的化霜系统,当压缩机工作一段时间后(8﹣12小时左右)翅片蒸发器表面也会结霜,如不进行化霜,霜会越结越厚,到时会将翅片蒸发器结满而将风道堵死,致使冷风不能循环制冷效果下降.在翅片蒸发器的中部装有电加热丝和双金属温控及温度保险丝,化霜时通过电加热丝加热蒸发器到一定温度后双金属温控断开化霜结束后,恢复制冷.除霜所形成的水,由箱内经引水管流至冰箱底部蓄水盒中,受热自动蒸发.每月应取蓄水盘清洗1次,以保持清洁和蒸发效果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
(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沸点低 | B.熔点低 | C.沸点高 | D.熔点高 |
(3)从节能角度来说,电冰箱放在 处.
(4)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自动除霜实际上就是通过加热使霜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如图1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90 |
92 |
94 |
96 |
9 |
8 |
100 |
100 |
100 |
100 |
(1)在图2中,图 是水沸腾后的情景;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两个特点: ; .
(4)为了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时间,请你提出有效的操作建议:(写出两点) ; .
(5)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6)小华在课外书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甘油(原液)后沸点会升高.下表为甘油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点(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甘油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请在图3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甘油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甘油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小华在水中加入一些甘油后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烧杯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小明在学习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1: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同学们的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小明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甲;
(2)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酒精会蒸发),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酒精不会蒸发),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乙;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丙.
(1)比较示数 和 ,可以验证猜想1,若两者示数不相等说明猜想1 (正确/错误)
(2)比较示数 和 ,可以验证猜想2,若两者示数相等说明猜想2 (正确/错误)
(3)若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出现t甲=t丙>t乙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臂上感觉凉凉的原因是: .
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
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防止液体碘出现 |
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红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盖在烧杯上的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2)同学们在试验中观察到了气泡如图丙、丁的两种情形,图 能反映水在沸腾时的情形;
(3)从乙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液体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液体表面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若本小组测得的沸点是准确的,什么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小于/大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吸收/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看到的现象是 ;
(5)由图乙可知,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的长,其原因是 .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白气”从形成到消失经历三个过程:①壶内水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壶嘴附近温度高,水呈 (固/液/气)态,所以看不到“白气”;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由于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白气”消失.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 热.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正确对应的是( )
A.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
B.冰棱正在慢慢消融﹣﹣液化 |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会很快消失﹣﹣汽化 |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
诗歌辞赋不仅有思想内涵,还蕴涵着物理规律,对于下面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