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可用以宽慰他。

(2)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

(3)中秋佳节,远方的朋友借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送来美好祝愿。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者十四年。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所推。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ì):及。④趺(fū):同“跗”,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执( ) ②( ) ③之( )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②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山秋色图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

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

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临近体育考试,甲同学猛增了训练强度,乙同学劝他:“小心意外!”甲同学不以为意,说:“哪来那么多意外?”下列用于乙同学应对的话语,最得体的是(

A.

意外是不多,遇上就麻烦,还是小心为好。

B.

身体很重要,还是要保护好。

C.

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由你。

D.

好心劝你,还不当回事,你会后悔的!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笔下的诗词。

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④③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也一直为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

(1)文中加点字“滋”的读音正确的是(

A.

chī

B.

zhī

C.

D.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

B.

C.

D.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

浩如烟海

B.

花团锦簇

C.

高谈阔论

D.

富丽堂皇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

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来源: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堂音乐课,我们很有艺术气质的音乐老师建议同学们用思辨的句式给自己的成长写一句歌词。

同学甲写道:欢乐与忧伤都是青春季节动听的音符。

同学乙写道:向往与困惑都是成长乐章里有价值的诗行。

而我写下了这样的答案……

请结合材料启示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选定文体,不少于600字。注意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朝花夕拾》书名中朝花夕拾即提示了本书编选文章的文体、内容及整体上的写作价值,请任举其中一篇予以简析。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空白处按要求填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__”寄托思念之情并表达美好祝愿。

4)《岳阳楼记》中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喜态度与迁客骚人迥然不同。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

B.

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

C.

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

D.

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

(2)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

B.

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

C.

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

D.

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干将之铸剑于冶,与张华之辨剑于斗,雷焕之出剑于狱,识者之精神,实高出于作者之上。由是推之,则剑之有光铓,与山之有空翠,气之有沆瀣,月之有烟霜,竹之有苍蒨,食味之有生鲜,古铜之有青绿,玉石之有胞浆,诗之有冰雪,皆是物也。苏长公曰:“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凉,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噫!此岂可与俗人道战!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战

(1)下列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B.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C.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D.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2)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寿:使……保持新鲜

B.

盖人生无不此冰雪之气以生 藉:借助

C.

凡人遇旦昼则风日 凡人:平凡的人

D.

遇之者不能解 恨:遗憾

(3)把文中两个画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①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②噫!此岂可与俗人道哉!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哉!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种稻得道

周华诚

①插秧结束好几天了,指甲缝里居然还残留着一点泥巴。这天晚上朋友给我发微信,说他把“父亲的水稻田”的泥巴,带到了南京路上。朋友到上海出差,住四星级酒店,泡在浴缸里,看见隐藏在脚趾甲下的一点泥巴,顿时觉得意味深长。

②最觉有趣的,还是小孩子。水水的女儿好好,今年六岁,已是第三次下田。她初次莅临稻田是两岁,爸爸妈妈带她到田间,她紧紧地搂着爸爸的脖子,挂在爸爸身上不肯下水。现在,她已是水稻田的老朋友了,毫不犹豫地把小脚伸进泥水中。大概,这也算是一种亲切的相见吧,一年两次,跟泥巴的相见。在城市中,这样亲近土地的机会可不多。晚上,住在乡下,她又把插秧经历写进拼音日记,笨拙的一笔一画,记下自己的心情,说手伸进泥里很好玩,明天还想再插秧。

③好好有了小弟弟,这小子,上一次来到水稻田才刚会爬。这次算是第一次下田,并没有像姐姐当年那样挂在爸爸身上不肯下来,而是很有点小男子汉的样子,干脆地糊了一身的泥水。吃晚饭的时候,这小子还以为,他吃的米饭就是自己当天种出来的呢。

④现在谁还知道水稻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插秧,什么时节开花,什么时节收获?本来,我发起“父亲的水稻田”活动,只是想记下父亲一年当中的农事,作为一份社会人文资料。因我从小在村庄长大,如今却一点儿都不会种田了。一转眼,我都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了故土,又如何把这些记忆传承下去。这几年,我一年一年到乡下,跟着父亲种田,又带着城里大小朋友一起种田,也算是与家乡、与泥土一次亲近的机会吧。

⑤从种稻的劳作里,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不必着急。水稻生长,一年一季,至多两季,着急也没有用。何不放慢生活的脚步,让一切自然生长。从种稻的劳作里,孩子们也知道了,原来大米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原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是这样愉快的事情。

⑥今年,“父亲的水稻田”招募了20位“地主”共同参与劳作。说好了,每个人都可以回到这一片小小的土地上,劳动,或者仅仅只是在田埂上小坐,听听蝉鸣,看看萤火虫,一起喝乡下的茶,夜深时对饮一碗粮食烧(酒),都是好的。

⑦上海的“地主”钱先生,那几天公司里有重要事项走不开,错过插秧,特意写了一幅字,又找人装了框送来——“种稻得道”。我觉得,这算是一种鼓励吧,或者是目标。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这些日常当中获得领悟——道在日常,道在一日一日的劳作当中。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居然”一词既写出泥巴残留时间长,又表现朋友见它时的惊讶。

B.

第④段中用“离”“回”这一组反义词,表达“我”对故土的不舍和依恋。

C.

第⑥段中“地主”特指哪怕没有自己的土地也可以在土地上劳作、闲坐之人。

D.

第⑦段用“或者”将“鼓励”与“目标”两词并列,表示两者意思没有差别。

(2)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用对比手法写小女孩下田的不同表现,展现了其由恐惧到享受的巨大变化。

B.

第③段对小男孩的一系列描写,生动表现了孩子对自己当日劳动体验的自豪之感。

C.

第④段第一句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我”的担忧,交代“我”发起活动的初衷。

D.

全文以质朴的叙述为主,适当的议论为辅,让人读来感觉亲切而又不觉陷入深思。

(3)请围绕“种稻”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4)从全文看,“种稻得道”的“道”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作答。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演说辞,完成下面小题。

我要笑遍世界

奥格·曼狄诺

①我要笑遍世界。

②只有人类才会笑。树木受伤时会流“血”,禽兽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哭嚎哀鸣。然而,只有我才具备笑的天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

③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现在我终于掌握了它。

④我要笑遍世界。

⑤我笑自己,因为自视甚高的人往往显得滑稽。千万不能跌进这个精神陷阱。虽说我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我不也是沧海一粟吗?我真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我现在所关心的事情,十年后来看,不会显得愚蠢吗?为什么我要让现在发生的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扰我?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记忆呢?

⑥我要笑遍世界。

⑦当我受到别人的冒犯时,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只会流泪诅咒,却怎么笑得出来?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复练习,直到它们深入我的骨髓,让我永远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句话,传自远古时代,它们将陪我渡过难关,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这句至理名言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

⑧我要笑遍世界。

⑨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心力衰竭时,我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当我因成功洋洋得意时,我提醒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穷困潦倒时,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腰缠万贯时,我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昔日修筑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如果世上种种终必成空,我又为何对今天的得失斤斤计较?

⑩我要笑遍世界。

⑪我要用笑声点缀今天,我要用歌声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寻觅快乐,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悲伤;我要享受今天的快乐,它不像粮食可以贮藏,更不似美酒越陈越香。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⑫我要笑遍世界。

⑬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将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们恢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我要用我的笑容感染别人,虽然我的目的自私,但这确实是成功之道,因为皱起的眉头会让顾客弃我而去。

⑭我要笑遍世界。

⑮从今往后,我只因幸福而落泪,因为悲伤、悔恨、失意的泪水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财富,可以建起一座城堡。

⑯我不再允许自己因为变得重要、聪明、体面、强大而忘记如何嘲笑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我要永远像小孩子一样,因为只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别人;尊敬别人,我才不会自以为是。

⑰我要笑遍世界。

⑱只要我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这也是天赋,我不再浪费它。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只有在笑声和欢乐中,我才能享受到劳动的果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会失败,因为快乐是提味的美酒佳酿。要想享受成功,必须先有快乐,而笑声便是那伴娘。

⑲我要快乐。

⑳我要成功。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全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养成微笑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康。

B.

笑自己可以让自己多一分清醒。

C.

要在微笑中告别过去点缀今天。

D.

我们应禁止悲伤、悔恨、失意。

(2)下面围绕“我要笑遍世界”所进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我要笑遍世界”为题,鲜明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与主张。

B.

“我要笑遍世界”意在揭示:世界上有很多可笑之人及可笑之处。

C.

“我要笑遍世界”在文中反复出现,在表情达意上极富感染力。

D.

文章没有深刻说理,生活化语言很契合“我要笑遍世界”理念。

(3)从全文主旨表达看,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懂得快乐,更容易收获成功。

B.

享有成功,才能够产生快乐。

C.

学会微笑,就不会遭遇失败。

D.

渴望成功,自然会远离悲伤。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宇宙到底有没有边?按道理说,虽然不一定看得到,但是再大的东西也得有边!这个问题是我在各种场合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提问者从6岁的孩子到已经退休的老人家,各行各业的人基本上都有。

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宇宙。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宇宙就是物质世界的总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回答宇宙有边界,那么你一定会接着问:边界外面是什么?答案是:边界外面依然是宇宙。你如果接着问:再往外呢?答案仍然是:再往外仍然是宇宙。所以我只能回答:宇宙没有边界。

③没有边界不就意味着宇宙是无穷大了吗?没错,这就是当前学术界的标准回答。然而,爱因斯坦当年就是不相信宇宙是无限的,但是他也不认为宇宙有边界,那怎么办?爱因斯坦当然不会被这个问题难住,他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有限无界的。

④什么是有限无界?比如,一只蚂蚁在一个很大的球面上,它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个球面的边界,但是很显然,这个球面是有限的,因为它是闭合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宇宙是一个闭合的宇宙,我们就不可能找到宇宙的边界,但是这个宇宙仍然是有限的。比如,有一个很漂亮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四维黑洞的三维视界面,当然就是有限无界的,当然就没有边,也没有宇宙的外面这个概念了。

⑤那么,我们的宇宙是闭合的吗?这个问题就是科学研究可以回答的了: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是否闭合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密度高于一定的值,空间的弯曲就类似于一个球面,所以可以闭合起来;密度低于一定的值,空间的弯曲就类似于一个马鞍形,不能合拢。而这个值恰好就是前面所说的临界密度,当宇宙平均密度等于这个值的时候,空间就恰好是平坦的,对应于欧几里得几何描述的空间,也叫作闵可夫斯基空间。

⑥所以,如果能够精确测量宇宙的平均密度,也包括宇宙的所有能量,那么就可以根据广义相对论确定我们的宇宙是否是闭合的。现在的观测结果告诉我们,宇宙的平均密度极为接近临界密度、但是在目前的测量精准范围内,既不能完全排除宇宙是闭合的,也不能确定宇宙就是开放的,只能等待未来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对宇宙大尺度空间的测量结果也表明,在目前的测量精度范围之内,宇宙是平坦的,尽管也不能完全排除宇宙是开放的还是闭合的。

⑦因此,尽管爱因斯坦不相信宇宙会是无限的,但是目前的科学研究并不能给出明确答案,这就是科学和哲学的区别。科学需要证据,而哲学只需要理性思考。

(选自《极简天文课》)

(1)下面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一直认定,宇宙是没有边界的。

B.

爱因斯坦设想,宇宙是有限无界的。

C.

宇宙是一个四维黑洞的模型视界面。

D.

大量数据证明,宇宙肯定是平坦的。

(2)下面对选文语言特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准确而得体。

B.

含蓄而生动。

C.

准确而含蓄。

D.

生动而得体。

(3)下面对选文所运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的判别,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方位顺序。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画是一种偏重写意的艺术,惯于以形似创设意境取胜。下图是徐悲鸿先生的画作,请从这个角度简要描述画作内容,限80字内。

来源: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10-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