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之不以其道     (          )  ⑵食之而不能其才 (          )
⑶鸣之而不能其意 (          )  ⑷执策而之       (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才美不外现。
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观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于市        举:(2)必先苦心志     其:

(3)益其所不能        曾:(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5)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2.

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

本文的中心论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周公诫子》,完成小题。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行宽裕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荣华显贵。
C.聪明睿智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者愚:愚拙,不巧伪。

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无鲁国骄士以:因为。
B.不任区区向往至之:的。
C.混沌待甚善之:他们,指倏与忽。
D.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与其。

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②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③。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④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⑤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晋文公与楚战城濮上使外
B.战陈之事,不厌伪禽兽之变几何哉
C.虽愈,后无复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D.城濮之战,咎犯之也肉食者

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 D.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句子。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2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道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作者:元结

[注] 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

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几尽而去。 ②岂力能制敌与?

2.

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 夫大 ,难测也
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B.败绩
当余之从 也(《送东阳马生序》)
C.长勺
又留蚊 素帐中(《幼时记趣》)
D.

惧有

人皆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2.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粗衣衣:穿
B.身已贵而骄人者民之去:离弃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之恶:厌恶
D.愿闻教余:我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
B.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C.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
D.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便宜:对国家有利的事
B.时人之前朝贡禹方:比作
C.少蕴藉然:可是,但是
D.若者是:判断动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填空。
⑴第五伦奉公无私,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写了两件事: 一是“        ”;二是“          ”。(用原文填空) ( 2分 )
⑵“时人”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却主动说出并承认自己在               方面还有私心,这是用         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潭中鱼 百许头     可:大约
B. 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C. 石底以出         卷:弯曲
D. 然不动           佁:愉快,欢快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坻,为屿 宫室器皿
B. 其境过清不 物喜,不以己悲
C. 如鸣环,心乐 浙江之潮,天下 伟观也
D. 记之而去 不知有汉
3.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因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B. "伐竹取道",表明小石潭原本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C. 文章中"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的描写,说明小石潭起名的缘由。
D. "皆若空游无所依"通过感觉描写,侧面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表明自己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只划一处)
(1)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2)与 幼 子 过 游 白 水 佛 迹 院。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全石以底        (       )    (2)悄怆幽邃 (       )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4)浴于池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段选文中柳宗元与苏东坡对水的体验各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让柳宗元感受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水尤清冽”用潭水的清澈来表明柳宗元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清高自赏的思想感情。

【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水尤清(凉)
B.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之(以……为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乃记之而去(居住)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可知真无马邪?
B.其境过清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记之而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心乐小大

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翻译下面句子。(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共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公①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易从,无窒碍②难行者。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曰:“我所不及。”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公曰: “此赀③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④。 
【注释】①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②窒碍:阻碍。③赀:通“资”。④没(mò)世:死。
解释下列句中,点的词语。
(1)以陛下平明之理:              (2)随命仆棉花斤余:           
(3)有犯,则杖而后教之:          (4)不能改矣: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句子的意思。
(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
(2)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无论为君还是为官都应做到____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甲】文还委婉批评后主有“        ”(用文中一词)的行为错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范与兰

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

②建兰三十余缸,大如簸箕。早舁而入,夜异而出者,夏也;早舁而出,夜舁而入者,冬也;长年辛苦,不减农事。花时,香出里外,客至坐一时,香袭衣裾,三五日不散。余至花期至其家,坐卧不去,香气酷烈,逆鼻不敢嗅,第开口吞欱之,如沆瀣焉。花谢,粪之满箕,余不忍弃,与与兰谋曰:"有面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奈何不食之也?"与兰首肯余言。

③与兰少年学琴于王明泉,能弹《汉宫秋》、《山居吟》、《水龙吟》三曲。后见王本吾琴,大称善,尽弃所学而学焉,半年学《石上流泉》一曲,生涩犹棘手。王本吾去,旋亦忘之,旧所学又锐意去之,不复能记忆,究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

④所畜小景,有豆板黄杨,枝干苍古奇妙,盆石称之。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与兰珍爱,"小妾"呼之。余强借斋头三月,枯其垂一干,余懊惜,急舁归与兰。与兰惊惶无措,煮参汁浇灌,日夜摩之不置,一月后枯干复活。(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注释】①舁(yú):抬。②欱(hē):吸吮。③沆瀣(xiè):夜间的水气。④粪:扫除。⑤焙(bèi):用微火烘烤。⑥锐意:专心致志。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

3.

文中第③段写范与兰曾跟随两位老师学琴,结果是"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对此你怎样理解?

4.

本文和《湖心亭看雪》都选自回忆录《陶庵梦忆》。请结合两文内容和助读材料,分析范与兰和张岱在交友方面的共同之处。

助读材料: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陶庵梦忆·祁止祥癖》

癖: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极点
B.中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矜持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颔:点头赞许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厅事东北角高祖因以成帝业
B.手有百指,不能指一端真无马邪
C.取一葫芦置于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有卖油翁释担立野芳发幽香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口技》中反复使用数词“一”和“百”,道具之少与声音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B.《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C.《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精通射箭。
D.两文都写人的高超技艺,前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口技之妙;后篇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倒油技术的娴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辱于奴隶人之手(2)尽其以求而试之耳

2.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之不以其道    不屡 ,不烦御
B. 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
C. 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 追之
D. 真不知马也    在当 所能而已
3.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4.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