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A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A领着解放军来啦!”
B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B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
(1)文段选自《红岩》这本书,文中的A是        B是           
(2)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与罗彻斯特对话中精彩的一部分,从中你能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和追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其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      ____。其中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    ___。  
(2)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         被困在山洞中,在最困难的时候,汤姆他们除了凭借蜡烛外,还凭借一根        的帮助,走出了困境。
选出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有关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     )

A.《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作者希望能够借这部作品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给孩子以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B.汤姆•索亚最亲密的伙伴是哈克和乔,三人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难忘的“海盗生活”。
C.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并不是调皮的顽童。
D.在教会学校,并不熟悉《圣经》内容的汤姆•索亚用通过“刷墙权”赚来的小玩意换来了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因为这些纸条他获得了奖品《圣经》。

下列语段中划线处有用词或语序上的错误,请选择一处加以改正。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①童稚与成熟,欢喜与欢乐,幻想与现实,这些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所特有的逆反心理,②被马克·吐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敏锐地捕捉到了
选择_ 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两件事情: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片段,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共5分)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这段文字选自苏联作家               (人名)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的是      (填人名),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阅读。(4分)
1)“……你当我会忘记?印第安的血液不会白白在我身上流动。现在你落到我手里了,你得把这件事摆平,知道吗?”他冲着大夫的脸晃了晃拳头,开始威胁大夫。大夫猛然出手,将这个恶棍打倒在地。 这是汤姆和哈克在坟场看到的一幕。文中的“他”是谁? “他” 威胁“大夫”的原因是什么? 
                                                                              
                                                                              
2)回忆故事,说说你认为汤姆在历险中有怯懦和失望的心理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1.宋江定要依晁盖遗愿,将首位让与活捉史文恭的卢俊义,卢俊义哪里肯依,最后只好抓阄,两人各自带兵打东平,东昌二府,谁先攻下,谁做梁山之主。

2.东平府守将董平是一员猛将,众将施计才将他擒住,可宋江非但不杀董平,还亲自替他松绑。董平感宋江不杀之恩,又因东平太守出自奸臣门下,无恶不作,因此愿意归顺。

3.有了董平相助,宋江军队迅速攻下东平府,宋江传令只杀东平太守一人,不许伤害百姓,又命人打开府库粮仓,将部分金银粮米散发给百姓。

4.却说卢俊义在东昌府连输两阵,急派人向宋江求救。宋江立即引兵前往东昌府,与人商议如何擒拿劲敌。

5.凭借吴用的奇策,军队攻下东昌府,返回梁山。众将齐推宋江为寨主,宋江不再推让,当下排定一百零八位将领座位次序,设宴欢饮。

6.宋江选定良辰吉日,杀牛宰马,祭献天地,并与众兄弟对天盟誓: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决于   ①   (作者)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宋江信守诺言,有大将风度。从攻打东平府过程中宋江对   ②   这个人的态度,还可看出他的宽容与爱惜人才当上寨主后,宋江设宴欢饮,并给手下一百零八位将领排定座位次序,这就是有名的“   ③  ”(情节)。排在第二的是卢俊义,排在第三的是人称“   ④   ”(绰号)的吴用。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可以看出梁山英雄深受当时百姓欢迎的原因是   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然而,时隔不久我就得到了一次为皇帝陛下效劳的机会,至少我当时认为我是立了一大功。一天半夜,忽有几百人在我门口呼喊把我惊醒了,因为突然一下子被惊醒,我心里有几分恐惧。我听到有人不停地喊“布尔格兰姆”。朝廷的几位大臣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恳请我立刻赶到宫中去。原来是一位女侍官不小心,看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我立即爬了起来;这时已有命令让众人给我让开道路,又因为这是一个月明之夜,所以我一路小心赶到宫中一个人也没有踏伤。我看他们已在寝宫的墙上竖好了梯子,水桶也很齐全,只是水源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这些水桶只有大针箍那么大小,可怜的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桶接一桶的水递给我,但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本来我可以用我的上衣很容易地将火扑火,不幸的是匆忙之中忘了带来,只穿一件皮背心就跑出来了。事情很惨,看来已毫无希望。要不是我忽然想出一条妙计(这种时候并不多),那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是肯定要烧成平地了。前一天晚上我喝了大量的一种名叫“格力姆格瑞姆”的美酒(不来夫斯古人管它叫“福禄奈克”,但我们的酒被认为更好一点),这酒有很好的利尿作用。真是凑巧不过,我一次小便都还没有解过呢。我狠狠地撒了一泡尿,撒的也正是地方,结果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花了多少年心血建成的其他皇家建筑也终于免遭毁灭,被救了下来。
以上文段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事情?格列佛是如何到了这个国家的?
从情节来看,文中的“我”认为撒尿救火是立了一大功。但后来给“我”带来什么后果?从中表现了“我”什么性格特点?
作品表面上酷似儿童读物,实际上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讽刺小说,请你说说作者写小人国讽刺和影射了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二十四孝图》选自《         》,作者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作品着重分析了“             ”、“            ”、“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A,多么体面的A,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乙)B双手抱着头,陷入了沉思。他的一生,从童年到现在,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这二十四年他过得怎样?好,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忆着,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非常满意,这一生过得还不怎么坏。
当然也犯过不少错误,有时是因为糊涂,有时是因为年轻,多半则是由于无知。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激烈搏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甲文选自《              》,其中的A是        ,乙文选自《              》,其中的B是       
两个文段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试分析造成他们命运的原因。
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也有人说,要出淤泥而不染。社会对人的成长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结合以上两步名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甜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便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乙)我注意到,那两个会游水的野人游得比那逃跑的野人慢多了;他们至少花了一倍的时间才游过了河。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我要找个仆人,现在正是时候;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个侣伴,一个帮手哩。这明明是上天召唤我救救这个可怜虫的命呢!我立即跑下梯子,拿起我的两支枪——前面我已提到,这两支枪就放在梯子脚下。然后,又迅速爬上梯子,翻过山顶,向海边跑去。我抄了一条近路,跑下山去,插身在追踪者和先跑者之间。我向那逃跑的野人大声呼唤。他回头望了望,起初仿佛对我也很害怕,其程度不亚于害怕追赶他的野人。但我用手势召唤他过来,同时慢慢向后面追上来的两个野人迎上去。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地。我不想开枪,怕枪声让其余的野人听见。其实距离这么远,枪声是很难听到的;即使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也看不见硝烟,所以肯定会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于是我又急步向他迎上去。当我快走近他时,见他手里拿起弓箭,准备拉弓向我放箭。我不得不先向他开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那先跑的野人这时也停住了脚步。这可怜的家伙虽然亲眼见到他的两个敌人都已经倒下,并且在他看来已必死无疑,但却给我的枪声和火光吓坏了。他站在那里,呆若木鸡,既不进也不退,看样子他很想逃跑而不敢走近我。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名著?你认识其中的人物吗?
(1)(甲)文中的鲁达,又称鲁提辖,后来又称鲁智深,绰号叫“            ”。
(2)(乙)文中的“我”名字叫           ,他给救下的人取名叫 “           ”。
2. (甲)(乙)文段都是写主人公救人的事,但是救人的动机不同,请从二位主人公救人的动机,谈谈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3.两段选文叙事都非常重视运用描写。请简要比较它们在描写方面的异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名著阅读
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这么着,他自己觉得倒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成为白毛儿的。
在鼓楼前,他在灯下抢着个座儿,往东城拉。连大棉袍也没脱,就那么稀里胡芦的小跑着。他知道这不象样儿,可是,不象样就不象样吧;象样儿谁又多给几个子儿呢?这不是拉车,是混;头上见了汗,他还不肯脱长衣裳,能凑合就凑合。进了小胡同,一条狗大概看穿长衣拉车的不甚顺眼,跟着他咬。他停住了车,倒攥着布子,拼命的追着狗打。一直把狗赶没了影,他还又等了会儿,看它敢回来不敢。狗没敢回来,祥子痛快了些:“当我怕你呢!”
14.以上文段选自于______(作者)的长篇代表作《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15.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水浒传》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写到:
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道奸人陷害,将不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1)从文中划线句子中,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          a         的人,而李逵是一个            b             的人。
(2)《水浒传》中宋江不仅临死时因担心       c        坏了梁山好汉的
d    而毒杀了自己的生死兄弟,他还在入伙梁山之前因       e        而杀了自己的妻子,相关情节的回目是          f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罗•柯艾略的经典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讲述了  (人物)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乔斯坦•贾德的哲学启蒙读物《  》讲述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女孩学习哲学知识的经过。这两部经典将打开你从未想像过的世界。

来源: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写的散文《   》,它是散文集《   》中的一篇,这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一部   性散文集。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