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题。(6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 桑 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____________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一个“   ”字写出了荒芜之景,令人满目凄然。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的,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把现实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      
                  之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5分)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词的上下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   ”字,令人满目凄然。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题目。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
诗中        字突出了春夜山涧的特点。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①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讲究修辞、字斟句酌的有名例子。据说他由最初的“到”、“过”、“满”等字到最后的“绿”字,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诗人为什么用“绿”字?请你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

 
 
 
 
 
 
 
 
 
 
 
 
 
 
 
 
 
 
 
 
 
 
 
 
 
 
 
 
 
 
 
 
 
 
 
 
 
 
 
 

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