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3月23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1)请你结合今年的环境日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联系生活,谈谈你打算怎样成为“行动者”?
西昌市很多单位和小区都配有废旧衣物回收箱,经调查情况如下图:
请认真读图,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请将下面这段话用正楷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唐代楷书名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端庄厚实,气势恢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行笔劲健雄浑,遒劲有力,平正多姿。
综合性学习(6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 ④
(2)【国】强盛的国
无海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光明中学正在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近期准备召开一次学生代表会议,了解各班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建议。下面的会议通知,内容和格式各有两处错误。请一一指出。
(1)内容上的错误:① ②
(2)格式上的错误:① ② 。
根据下面例句,请在“耕耘”、“生命”、“攀登”、“信念”这些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主题,仿写两句。(4分)
例句:如果生活是一首奋进的乐曲。那么跌倒是不可或缺的音符。
仿句:
下面一段话介绍了古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的书法特点,请用正楷快速而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率真而蕴藉,飘逸而端庄,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综合性学习
某班举办了“寻访家乡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寻访家乡名人】请从下面备选的南充历史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介绍。
备选名人:纪信 落下闳 司马相如 陈寿 朱德 张澜
示例: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彷徨》,作《呐喊》,以笔代戈,战斗一生,铸就“民族魂”。
(2)【遍数家乡特产】请选择南充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阅读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人难忘:孙悟空斗战二郎神,法象多变展神通;青面兽 , ;杨德祖 , ;痴香菱 , 。
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初三(7)班准备开展“少年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班务。
(1)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请你谈一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2)活动二:积累自强不息的名句
请你写出一句体现自强不息精神与风骨的诗句或名言。
(3)活动三:
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句式与“活动一”“活动二”保持一致。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nì)名 (qián)诚 一(xiè)千里
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和
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名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是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中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题: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的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 。
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继续之中国学
, 。
请读下面的语句,解释划线的词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是zhǐ 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 废,就好了。
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
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 。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
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