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ō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
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郑公魏征卒 (2)并为书石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 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 的主旨;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遂许焉 ( ) (4)汪汪之声不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3)引喻失义 ( )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翻译下列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在本奏章中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 的真挚情感。从选文中来看,“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无案牍之劳形 劳: (2)每移案 案:
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A】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孟涂文集》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解释加点的词。
①而或不知其细( )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 )
③虽有至道 ( ) ④教学相长也 ( )
翻译句子。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②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A】文的中心论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①采用感谢信格式写作,语言要准确得体。
②字数在150﹣200之间。
③若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或师生姓名,一律用×××代替。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和《三国志》选段,完成第10-12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尚书令蒋琬领①益州刺史,上疏②以让③费祎及(董)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④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⑤。允常上则正色匡⑥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
——《三国志·蜀书九》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⑦仪,仪泣涕横集。(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⑧,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
——《三国志·蜀书十四》
注:①领:兼任较低官职。②上疏: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奏章。③让:推荐。④翼赞:辅助。⑤黄皓:三国时期蜀汉臭名昭著的宦官。⑥匡:纠正。下文“匡”意为“辅助”。⑦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⑧谏喻分别:分别予以劝解。⑨各尽延、仪之用: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志虑忠纯 虑:
(2)裨补阙漏 裨:
(3)宜赐爵土以褒勋劳 宜:
(4)延或举刃拟仪 或: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悉以咨之 翻译:
(2)下则数责于皓 翻译:
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事可以体现诸葛亮的知人善任。
答: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填空。(计7分,每空1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 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 ____”的语句中。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曾联合下发义务教育“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通知,学校依据此通知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用过的美术、音乐等课本留给下一年级同学使用。请你以该校学生的身份,用“亲爱的同学”开头,给下一年级某同学写一段话,让该同学看到你写的这段话后,能明白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懂得怎样妥善保管课本,以便能循环使用。
要求:
①表述清晰、得体。
②字数100字左右。
③不必署名,不写日期。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
B.诸葛亮着重指出了郭攸之等人的出色才干,希望后主刘禅广开言路。 |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
D.诸葛亮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一百许里 ( ) ⑵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 ( )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本文是从 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这篇山水小品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缘贡:趁着进项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项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4)平居无私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C.故人、亲党皆绝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D.奉命于危难之间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二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保证告诫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回答)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语(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课内文言文阅读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躬耕于南阳( )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
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选自[宋] 欧阳修《朋党论》)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3)其故何哉( ) (4)以之事国 ( )
下列各句与“以同道为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
C.以之修身。 | D.以同利为朋。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乙)选文各自表明了怎样的观点?(用原文回答)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句中“是心”具体指什么?
(3)(甲)文中的“贤者” 和(乙)中的 “君子”他们有何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