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秋天漠漠昏黑     ⑵尔来二十一年矣。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⑷至于斟酌益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翻译下列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忧患意识是贤相圣哲所共有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的“忧”有什么不同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媵人持汤沃灌   汤:                
(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4)右备容臭       臭: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宋濂在求学时。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                     凿壁偷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ài达到)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与之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③邑人,同乡人。④大姓,有钱的大户人家。⑤佣作,被雇佣劳作。)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无从书以观言行一 B.慕圣贤之道多弊少
C.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D.未尝稍降色婉言

下面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弗怠之:代词,指代抄书
B.遇其叱咄或:或者
C.俟欣悦其:代词,指老师
D.中有足乐者以:因为

下列对【甲】诗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表达政治上失意、思念兄弟的抑郁惆怅之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直接描写的月光的移动,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豁达开朗的心理变化。
D.全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词人对月怀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下列对【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常向藏书之家借书来抄。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下面对【丙】文《凿壁偷光》理解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衡乃穿壁引其光”一句是说匡衡就穿过墙壁引来了邻居家的亮光。
B.“主人怪问衡”一句中“怪”可理解为“感到奇怪”。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一句可翻译为“(我)想读遍您家里所有的书。”
D.本文讲叙了匡衡凿壁偷光、佣作只求书两则的故事。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只画两处)
主 人 感 其 言 与 之 书 遂 成 大 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陈寿《隆中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乱世 每自比管仲、乐毅 B.时人莫之也潭中鱼可百
C.先帝不臣卑鄙咨臣当世之事 D.猥自屈将军宜驾顾之

把“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都写了“三顾茅庐”的故事,都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B.甲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C.甲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披露了诸葛亮感恩戴德之情,表明他忠谏的心意。
D.乙文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无从书以观                  (2)疑质理                   
(3)媵人持沃灌                 (4)白玉之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翻译: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文章讲述了作者求学的经历,这对于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其欣悦,则又请焉(    )    (2)媵人持沃灌(    )
(3)同舍生皆绮绣(    )    (4)右备容(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的动力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作答)?
                                                                                     
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如果你就是“同舍生”中的一员,读了这篇文章你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练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加点字
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臣于草庐之中(   )  由感激(     )
在横线上填充原文句子并翻译。
作者文中强调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事情。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简洁的几句话评价一下诸葛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人为鉴(9分)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ō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称薨。⑥鉴:镜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⑧兴替:兴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郑公魏征卒                  (2)并为               
(3)可衣冠                    (4)朕一鉴矣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12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学(2)录毕,送之(3)媵人持沃灌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无案牍之形(          )    ②未尝不与书俱(       )
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阅读[甲]文填空: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来表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夙夜忧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 忠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                   _          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                      __ _。(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秋天漠漠昏黑     向:                          
⑵尔来二十一年矣。 有: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⑷至于斟酌益       损: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翻译下列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忧患意识是贤相圣哲所共有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的“忧”有什么不同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愈的文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人之于言也…..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及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你认为《马说》一文是作者因何而鸣不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马 说(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 (       ) ② 之不以其道(       )
请写出两个带“马”字的成语(2分)①_______  ②________       
用上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
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
苏 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②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④,吾侪⑤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⑥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注释】①押伴:接待、陪同。②钤辖:有两个义项,1.节制管辖。 2.宋代武官名。③戢:收敛。④涂潦:大水。⑤侪:辈,类。⑥畚锸:簸箕铁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以书属辙曰属:嘱咐 B.至与钤辖亢礼亢:匹敌
C.然终不以为恨恨:遗憾 D.以虞水之再至虞:料想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
①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②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④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⑥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 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警告他们,如果不改,要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杭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2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2分)
 (3)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作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