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臣卑鄙(           )
馈饷,不绝粮道(           )
③三臣于草庐之中(           )
百万之军(           )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
①当世事。        百万军。
②决胜千里之外。  不求闻达诸侯。
③未知二。        以彰咎。
④可计日待也。   有一范增不能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1)                 (2)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共13分)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号划分句间的停顿
予 谓 菊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之 君 子 者 也
解释加点的字
(1)谈笑有鸿                         (2)无案牍之                  
(3)陶后有闻                          (4)可爱者甚蕃                    
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课文理解
两篇文章都采用      (1)      的手法,甲文借“陋室”颂扬了君子                      
    (2)     ,乙文用“莲花”象征君子        ( 3)         的美好品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 (2)人不其忧(        )
(3)疏食饮水(        )                        (4)匹夫不可志也。(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哪些风范呢?
《论语》十二章中第一、二、四章都说到了学习方面的同一个问题,是什么?请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方面的事例,谈谈你的经验或者教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文言文阅读
马 说(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不以其道/勋十二转 B.不千里称也/中有足乐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不饱,力不足, D.一食尽粟一石\遇其叱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曾其所不能       ②人恒,然后能改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
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          ”;后论国,主要体现“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惟吾德馨 (     )②.谈笑有鸿儒(   )③.无案牍之劳形(       )
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泉水激石,泠泠响(       )
势竞上(       )  
③窥谷忘(        )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对文章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补写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
B.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C.最后以抒情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D.结尾平稳和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                 )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并把正确意思的序号填在横线
①以是人多以书      (A.虚假B.借C.假期)②余之勤且艰       (A.像   B.你    C.如果)
写出两个古代勤奋读书的成语:                             
文中是如何写自己对老师的虔诚之态的?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抄原文不给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自表后主》)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划分的停顿正确的一项(      )

A.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B.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C.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D.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此贞良死节之臣(悉:全,都)
B.受命以来,夜忧叹(夙:晚上)
C.随衣食,悉仰于官(随时:平时)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财(盈:丰盈,剩余)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咨臣当世之事提拔隐逸进贤良
C.受任于败军际臣死日,不使内有余帛
D.兴复汉室,还旧都不求闻达诸侯

下面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文以先帝刘备与后汉亲小人、远贤臣作对比,向后主进谏就该以先帝为榜样,这是诸葛亮进谏的核心所在。
乙文诸葛亮叙述了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表明了自己竭忠尽智、不遗余力、不改变忠心的决心。
乙两文中诸葛亮给后主的建议中都提到“亲贤臣、远小人”。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
翻译上面两段文字中的句子为现代汉语。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诘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⑤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有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叹曰:“嗟乎!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gu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自伐:刚愎自用。③谄谀亲贵:信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④踳(chuǎn)乱:杂乱。⑤御:车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粮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块:大土块。⑨逊:悄悄地溜走。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知 之 何 以 不 谏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 以先帝遗德 (        )    ②引喻失(         )
③知寡人邪(         )        ④君子独贤也,亡(         )
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恢弘志士气②何故储之
B.①塞忠谏之路也②御块自易
C.①至泽中②每自比管仲、乐毅
D.①禽兽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嗟乎!贤固若是苦耶?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___                 ___”建议,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共12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划线词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秋:_________
(2)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_________
(3)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_________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悉以咨  天子
B.试用昔日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
C.俱一体  若佣耕
D.每与臣此事  宜付有司其刑赏

翻译文中加红语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文段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3分) 

A.上与群臣论盗: 止(禁止)民之所以盗者:为 (成为)
B.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独亲其(以……为亲)选贤能(和)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
“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按要求回答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3)臣不胜受恩感激             (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的含义或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日夜操劳,南征孟获后又北伐操魏,为的是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B.力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诸葛亮意在提醒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C.诸葛亮认为,如果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没有劝慰后主宣扬圣德的忠言,那么就是由于他们办事拖沓,不能雷厉风行造成的。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决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①灌水之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焉。
③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超鸿蒙,混希夷①,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①超鸿蒙,混希夷:指超越天地尘世,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或 曰 可 以 染 也 名 之 以 其 能 故 谓 之 染 溪。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灌水之有溪焉 阳( )       ②今予是溪 家( )
③咸以愚焉 辱( )           ④于事 悖( )
翻译下列句子。
(1)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2)是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溪水的位置及以“愚溪” 命名的原因。
B.作者认为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确实是天下最愚蠢的人,颇为自责。
C.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借题发挥,写愚溪也是写自己。
D.通篇围绕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 ,表达了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孤愤之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录毕, 送之(       )
(2) 其欣悦(           )
(3) 逆旅主人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4.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4分)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作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