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下列情节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  )

A.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在黄河丢了生辰纲,后在黄泥冈丢失花石纲,不得不落草桃花山,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B.

鲁滨逊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到非洲贩卖黑奴,在途中遇到风暴,被海浪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C.

儿时简爱曾被表哥里德关进红房子,九所后再次回到盖茨海德府看望中风的里德舅妈时,在谭波尔小姐的劝解下与表哥里德和解。

D.

虎妞嫁给祥子后,希望祥子拉车养家,但祥子却提出用虎妞的嫁妆买车出租来养家,后因祥子生病等原因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来源: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阅读文学名著《简•爱》的基础上,研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今天上午和下午,我在那间四壁空空,简陋不堪的教室里度过的几个小时,我感到非常快乐、安定和满足吗?我不能欺骗自己,我必须回答;没有。我感到有几分凄凉。我觉得--对,我是个白痴--我觉得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我怀疑我跨出的这一步,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而对周围所见所闻的一切无知、贫穷和粗俗,简直有点儿灰心丧气。

同时,也让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哪一个好?向诱惑屈服,任激情支配,不做痛若的努力--不做挣扎--乖乖地落进温柔的罗网。在覆盖着罗网的鲜花丛中入睡,在南国的温馨中醒来。置身于欢乐别墅的奢华享受之中。 可是,我这是想到哪儿去了?我在说些什么呀?尤其是,我这是什么感情啊?我问的是哪一个好,是在马赛一个傻瓜的天堂里当哥奴隶--眼下因为虚妄的幸福兴奋得发狂,过后因悔恨和羞惭痛哭流涕到窒息好呢,还是在这有益身心的英格兰中部一个微风轻拂的小山坳里,当一名自由而正直的乡村女教师好?

我尽自己的全力积极忠实地继续做着乡村教师的工作。开始时,工作确实困难重重。我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对我的那些学生和她们的性情有所了解。她们全都没有受过教育,官能十分迟钝,在我看来,简直笨得不可救药。而且,乍一看去,个个都笨头笨脑的。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就像受过交于的人一样,她们之间也是有差别的。等到我开始了解她们,她们也了解我之后,这种差别就很快地扩大了。一旦她们对我的语言、规矩和方式方法不再感到惊异,我便发现,这些一脸蠢相,张口结舌的乡下人中,有几个人开了窍,成了相当机灵的女孩。有许多人还都亲切可爱。

我还发现,她们中间有不少人生性懂礼貌,自尊自爱,而且能力出众,不但赢得了我的好感,也赢得了我的称赞。这些女孩很快就乐于做好功课,保持个人整洁,懂得按时上课,养成了文静和遵守纪律的习惯。在有些方面,她们的进步之快简直是惊人的,从中我感到一种真正的,令人欣慰的骄傲。另外,对几个表现最好的姑娘,我还产生了喜欢的情感,她们也都喜欢我。我的学生中还有一些农民的女儿,几乎已经长大成人了。她们能够阅读、书写和做缝纫活,我就教她们语法、地理、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比较精细的针线活。

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这一带乡亲们所喜爱的人。不管我什么时候出门去,会听到四处传来的热情问候,看到友好相迎的笑脸。生活在大家的关怀之中,尽管关怀我的只是些普通的劳苦人民,也使我感到像"坐在宁静而可爱的阳光下",恬静的心情在阳光照耀下发芽、开花。在这段时间的生活里,我的心中常常洋溢着的感激之情,远远多于沮丧消沉。然而,读者啊,让我把一切都告诉你吧,在这平静而有益的生活中--真诚地尽力教导学生中度过一天,在画画或者读书中独自满意地度过傍晚--之后我常常会在夜里陷入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梦境。这些梦有着千奇百怪的经历,提心吊胆的冒险,浪漫奇特的机遇。我总是一再地在某个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遇见罗切斯特先生,而且感到自己投入了他的怀抱,听见了他的声音,遇上了他的用光,摸到了他的手和脸,爱他,也为他所爱--一心想在他身边过一辈子的希望,又像当初那样热情有力地重新出现。然后我醒了过来,想起自己身在何处,境况如何。我在没有床幔的床上坐起,浑身发颤痉挛。那沉沉黑夜目睹了绝望的战栗,听到了激情的迸发。然而第二天早上九点,我又会准时打开校门,平心静气地准备一天例行的工作。

﹣﹣(节选自《简•爱》第31章、第32章,人民教育出版社,宋北霖)


文本二:

精神上的独立自由扫除了简•爱此前作为家庭教师在经济上依附于他人所带来的屈辱感,但正如圣约翰所说,这是一份"贫穷、卑微的工作"。简•爱在接受这一职位后不得不承认,简略粗劣的生活条件与缺乏教养的粗鲁学生无法使自己感到安定与满足,她感到"降低了身份"。简•爱不否认物质的重要作用,她一向认为精神上的平等不能超越物质上的不平等,达到人格的自由和平等。乡村教师的社会身份使简•爱陷入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矛盾造成的困境,她开始认真思考在依附于人的衣食无忧与自由自在的贫穷落魄之间该作何种选择。

﹣﹣(节选自《名作欣赏》2021年第4期)

整书回顾

(1)联系《简•爱》全书,分析文本一"我怀疑我跨出的这一步,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原因。

精读赏析

(2)文本一中简•爱的乡村教师工作经历和感受发生了很多变化,请补全思维导图。

(3)从描写手法句式和人称等角度赏析文本一画线句,写一段批注。要求:至少两个角度。

思辨研讨

(4)如果你是简•爱的学生,是否会认可这位乡村女教师?请结合文本阐明理由。

(5)文本二认为"乡村教师的社会身份使简•爱陷入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矛盾造成的困境,她开始认真思考在依附于人的衣食无忧与自由自在的贫穷落魄之间该作何种选择",你如何理解简•爱的困境和选择?写出你的分析。

拓展延伸

(6)"转变"是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朝花夕拾》中的我(即鲁迅)、《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和简•爱类似,人生经历过多次"转变"。请结合鲁迅和徐海东的"转变"经历,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达上五台山出家的原因是:    ;后来又因为什么事情离开五台山的?请简述这个故事。

提示:简述故事内容70字左右。

来源:2016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拆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啥?"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告别了去。那两人还坐着,虞博士进来陪他,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虞博士道:"他是我们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而今弄穷了,在南京躲着,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所以人都笑他。"虞博士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不要寻他做。他是个不应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恐怕坏了老师的名。我们这监里有多少考的起来的朋友,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又好。"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辞别出去。

(节选自《儒林外史》)

(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

③补南京国子监博士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完成下表。

"真儒"推荐表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1

虞博士

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2

   

   

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

(3)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

来源: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填空。

他向她扑了过去,抡起拳头没命地打。她躲也不躲,说:"打吧!打吧!打吧!"我从炕上捡起枕头,从炉子上拿起皮靴,没命地向姥爷砸去。可他没注意我扔东西,正忙着踢摔倒在地上的她。水桶把姥爷绊倒了,他跳起来破口大骂,最后恶狠狠地向四周看了看,回他住的顶楼去了。她吃力地站起来,哼哼唧唧地坐在长凳子上,慢慢地整理凌乱的头发……

(1)材料中的"她"是   ,"我"是   

(2)"我"是如何报复节选中的"他"?请简要概括。

来源:2016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代塑造人物】

阅读名著,探索二十世纪中国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和命运,补全下图。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请说说下面两部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两种叙事角度各有什么好处。

《骆驼祥子》《呼兰河传》

来源: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完《儒林外史》,班上同学展开讨论。甲说"《儒林外史》是典型的讽刺小说。"乙说:"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

来源: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导读

如图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   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来源: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美,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的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作。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子里靠常总住着二十米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样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几,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

(2)从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祥子具有     的特点。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考下面的示例,为你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段推荐语。要求:所选名著必须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推荐过的。(示例除外,70字左右)

      示例:鸭窠围的夜是寂静而喧囂的;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是艰辛而多情的;桃源承载了中国读书人千百年的梦想;还有滕回生堂,见证了一座城的今昔﹣﹣这里是湘西,是沈从文悲喜交加的记忆。读《湘行散记》,走进神秘美丽的湘西。

来源:2020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来源: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A.《傅雷家书》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C.《昆虫记》

D.《寂静的春天》

来源: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走进经典,感悟人生"的名著阅读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办一期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名著向小组汇报选择他们的理由。

《朝花夕拾》中的童年鲁迅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童年保尔

《简•爱》中的童年简•爱

来源: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傅雷家书》与诸葛亮的《诫子书》所体现的教子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综合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