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②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③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拔出凡辈 拔: ②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穷:
③乃复效小儿辈 效: ④翁方据棋局哓哓然 方:
选出与“得以恣情山水”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卷石底以出 |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翻译句子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译:
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答: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①,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注】①周必大: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僭(jiàn):超越本分。
下列句中的“之”与“属万里为之记”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之习辞者也 | B.乃记之而去 |
C.久之,目似瞑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孝宗当初爱惜杨万里的才干,因韩侂胄的谗言而未重用杨万里。 |
B.韩侂胄“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曾想要笼络杨万里。 |
C.“官可弃,记不作可”,表现了杨万里是个很有气节的人。 |
D.杨万里最终因奸臣当道,忧愤国事而死。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由此不见用 见: ②属万里为之记 属:
③侂胄专僭日益甚 益: ④遽言侂胄用兵事 遽: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译: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以调素琴 (2)无丝竹之乱耳
(3)因以为号焉 (4)或置酒而招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两段文字中都表现了作者的品质,甲段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乙段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
乙文通过对五柳先生好读书、 、 等三大志趣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每空限填三个字)
两篇课文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你又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态度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片段)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少习吏事( ) 每归私第( )
手不释卷( ) 孰若孤( )
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及为相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B.读之竟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C.但当涉猎但逐层布板讫 |
D.太祖常劝以读书蒙辞以军中多务 |
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延:邀请
解释加点的字词
将欲更弃之( ) 今为人所弃( )
非其道也 ( ) 张元怪之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马说》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
下列人物都出自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如果从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请以“我会选择《______》中的______做朋友”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结合名著的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至少出现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80字左右。
尼德•兰 朱赫来 刘志丹 王冕
文言文阅读
朱家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① 其能,歆②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③,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④。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⑤季布将军⑥之阸⑦,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注释】①伐:夸耀。②歆:为……而欣喜。③振人不赡:救济生活不富足的人。④軥(qú)牛:挽轭的小牛。⑤阴脱:暗地里逃脱。⑥季布将军:曾效力于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⑦阸:(è)困厄。
下列选项中,各组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朱家用侠闻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 |
B.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C.莫不延颈愿交焉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
D.乘不过軥牛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专趋人之急
A.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
C.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的原因是什么?并在原文中找出“唯恐见之”的一个具体例子。(都用原文作答)
原因:
例子:
请概括归纳一下朱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侠”的特点。
古文阅读:
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④。元不能亵⑤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注释】①谦谨:谦虚谨慎。②微:稍微,稍稍。③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④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⑤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元固不肯从( ) (2) 祖谓其贪戏( )
(3)诸小儿竞取而食之( ) (4)遂许焉( )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乃以杖击其头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吾欲辱之,何以也 | 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颂之声闻户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如斯而已乎 ( ) ②稍长 ( )
③既逃难徂徕山 ( ) ④始得《易》王辅嗣说( )
下列各句中的“其”与“吾非其师也”中的“其”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其真无马邪 |
C.其人视端容寂 | D.其一犬坐于前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
他 日 必 有 大 过 人 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文中的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辍耕之垄上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佣者笑而应曰 而庭宇芜秽
尝与人佣耕 尝闲处一室
勤知其有清志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 )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 B.吴广以为然 |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
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片段,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给加点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不逾矩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例:
启迪: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 B.不以物喜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土砾凸者为丘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寻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诘( )
③上是其言( ) ④以此见忌于众 (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
答: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 B.温故而知新 |
C.曲肱而枕之 | D.学而不思则罔 |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超过 |
C.人不堪其忧可以,能够 | D.不舍昼夜舍弃 |
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
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下列各题。
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
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有别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①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父②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③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④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⑤,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
【注释】①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部的兄弟民族。 ②堂邑父:姓堂邑,名甘父,是中国汉朝时的西域胡人,为堂邑县一贵族家奴仆。 ③传: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④遗(wèi):馈赠。 ⑤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 (2)又自以远远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欲何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B.以其头为饮器/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C.乃募能使者/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
D.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问欲何之。
你认为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